海外读者真的不关心中国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吗?今年6月,中国作家鲁羊的小说《银色老虎》登上了某知名英文文艺期刊。随文配发的作家专访专门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叙述视角的切换、意象的象征意义等细节,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翻译家许钧认为,跨国的文学交流当然有增进认知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审美期待的互换。剥离了文学性,实际上就等于背离了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当让海外读者在了解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学会欣赏中国文学的审美。
随着中国文化持续走出去,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必将逐步聚焦于文学本身
在不少专家看来,中国文学在译出时出现的“文学性”大量折损,其实是由文化传播的规律决定的。当前我国的文化输出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地走出去,海外读者必然会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忠实度有越来越高的追求。
译林出版社资深编辑王理行认为,任何文学的向外译介,都会经历一个越来越忠实于原作的发展过程。当年林纾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中国读者对于国外文化和文学的了解都极为有限,林纾必须考虑读者接受的问题,以文言文写就的译作与原作自然有较大的距离。但是随着外国文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普及,林纾当年的译文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需要。
(上接第一版)在读者对翻译忠实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下,汉译外国文学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呈现得越来越“原汁原味”。中国文学的外译也是同样。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面对的许多海外读者,依然处于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不太了解的阶段,因此一些迎合当地阅读喜好的“改编版”译本颇有市场。但随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必将逐步聚焦于中国文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