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吃鱼的最高境界便是“吃鱼不见鱼”,鱼肉经过二次加工,以完全不同的形态出现在餐桌上。
鱼圆是最常规的操作。最好的食材是白鱼,其次是胖头鱼。
切下鱼头,剔骨、去鱼肚和鱼皮,只留剔下来的鱼柳。有耐心的用刀剁,没这臂力的放进搅拌机,加姜、盐、水淀粉、蛋清一起搅拌,即成细碎的鱼泥。
搅拌好的鱼泥,抓一把放在另一个碗里,与少许的猪油混合,用手搅匀,这个过程称为乳化。直到超过一半的鱼泥完成乳化,才可以全部混合在一起。
▲鱼圆
猪油提升了鱼肉的鲜香,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将猪油放进量大的鱼泥里,猪油就会被鱼泥包裹成颗粒状,难以拌匀了。
捏鱼圆也是技术活。需要善用手掌的虎口位置,小汤勺辅助,将鱼圆放入清水。温水下锅,鱼圆浮在水上,要不断地扬汤止沸,并让鱼圆翻滚,以防鱼圆膨胀,影响口感。
待鱼圆煮到按下去能回弹,便可出锅了。
▲鱼糕
做鱼糕与做鱼圆类似,不同的是会加入淀粉,并且要将鱼泥搅上劲,然后放入锅中整好形,蒸熟。做好的鱼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汤、涮火锅、炒菜等等。
吃鱼不见鱼,再上一层便是糊汤粉了。
早年间,渔民打鱼也会网上来不少小鱼小虾,早年间没有储存条件,如果没有卖掉,留到第二天就臭了,于是有人想到了用它来做早点。
▲糊汤粉
糊汤粉便是将小鱼虾加水熬烂成汤,撇去残渣,留下粘稠如米汤的浓汤。米粉下锅焯一下捞出放到碗里,在上面浇一大勺浓汤,然后撒盐、胡椒、姜末、葱花,原汁原色原味,口感浓郁厚重,再配上油条,风味十足。
而在武汉新洲,还会制作鱼面。鱼肉剁成泥,加入淀粉、面粉等擀成面条形,俗名捶鱼。
做好的鱼面,可煮、可炒、可蒸。在新洲,逢年过节或是宴席上,都少不了鱼面的踪影。
(图片来源于三个料理人及网络)
往南看海,往北看雪。呼伦贝尔,一个99%的人都知道她的美貌,这里不仅有装得下所有野马的辽阔草原,藏着各种可爱鹿的茂密森林,还有拴得住所有吃货灵魂的丰盛美食。
爱丁堡既是城市名,也是城堡名。作为城堡,它是苏格兰的象征,曾经历过数不清战争和围困,见证过无数的宫廷风云,铁打的城堡流水的主人,人寰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它至今屹立在市中心一座120米高的死火山顶上。
清代学者朱柏庐著《朱子治家格言》是我国著名家训典籍,寥寥五百多字浓缩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家庭教育精华,是中国童蒙养正必读经典,更暗含照亮人心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