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中国野餐元年?谈谈野餐的前世与今生
住在上海的王女士和男友从淘宝上买了一块带有黄色格纹的野餐垫,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前往郊区著名的熏衣草公园野餐。为了能早点出发,他们前一天晚上准备好了三明治、水果和饮料。
从居住地到公园大约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为了防止食物在路途上腐败,他们还特地在保温袋里放了两袋冰块。
上午10点,抵达公园,王女士发现还是来晚了。
五月的太阳比想象中的炙热,公园里可见的树荫都被一座座彩色的“小屋”占满,王女士不由地嘟囔一句:“看来我们还缺一个帐篷。”
过去的这个春天,去户外野餐,突然流行起来。
在社交媒体上,“野餐”成为了热搜关键词,有网红达人列出了这样的清单:野餐垫最好是黄白格子的,因为很上镜;竹编野餐篮必备,是绝对的野餐气氛担当;一套好看的茶具、餐具会提升整个野餐的仪式感;一捧干花束更有复古的味道;饮料和水果颜色可以多一些;还要有气球,因为拍照好看。
小红书上的网红达人教你如何打造一个精致的野餐。 小红书截图
王女士显然也受到了这样的启发,在五月一个三十二摄氏度的艳阳天赶了一波时髦,而“朋友圈”和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也让这股“户外风”越吹越热,野餐已经成为城里人越来越爱的一种周末度假方式。那么,野餐是何时开始流行的呢?野餐是西方上流社会的专属消遣吗?中国古代也有野餐的传统吗?
西方前世:狩猎、贵族消遣与乡绅社交
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英语单词“ picnic”源自法语“ pique-nique”。在17世纪中期,外出就餐时自带葡萄酒的人被称为“ pique-nique”。但早在中世纪,这种户外野餐的形式便已经诞生。当时,狩猎活动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在流传于世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这些中世纪狩猎盛宴的场面。
1387年,法国菲比斯伯爵(Gaston de Foix)在其所著的《狩猎之书(Livre de chasse)》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当时法国贵族在野外狩猎就餐的画面:马匹被固定在柳条畜栏里,不受束缚的猎狗们在溪流中饮水。林间空地上摆放着餐桌,贵族围坐在一起用餐,仆人送上糕点、火腿、葡萄酒,有时也会送上烤制好的野味等美食。食客们没有叉子,用手和刀大快朵颐。
1407 年版本的《狩猎之书(Livre de chasse)》中的插图,展现了当时法国贵族在野外狩猎就餐的画面。picnicwit 图
这并不是一场休闲活动,更像是猎人们的工作会议,讨论即将到来的一天狩猎安排,并且会议常常在清晨举行。但随着该书的流行,这种露天的野餐行为成为了欧洲狩猎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贵族喜爱的消遣活动。
卡尔·安德烈·范·卢(Carle Andre Van Loo)1737年创作的《Halte de chasse》中,野餐俨然成为贵族体验乡村情怀的娱乐活动,仆人带着现成的食物供贵族们在田间食用。这幅画曾被安放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在枫丹白露的城堡饭厅中。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野餐文化在欧洲真正兴起大概始于18世纪末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担心自身的安全,许多法国贵族逃往了国外。一些人去了奥地利,一些人去了普鲁士甚至美国,但大多数人涌向了英国。他们主要定居在伦敦,生活不如从前,但仍试图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因此野餐文化也被引入了英国,并很快被上流社会接纳。不过在伦敦,野餐活动已不再像从前那么精致、小众,而是变得更加喧闹。
虽然天津人认半发面儿、十八个褶子的水馅儿包子,却不认狗不理。理由不是别的:当代狗不理失了天津包子的气节。真正的老天津卫包子铺一般只卖早、午饭。每天五六点天还没亮,包子铺的热气就升腾起来。
麻婆豆腐是四川给世界的一个礼物,麻婆豆腐配大米饭,在人们心中是一种绝配。 麻婆豆腐起源地是四川,但你会经常发现,今天总在各种场合对麻婆豆腐念念不忘的,却是岛国日本
陈晓卿说过:“我们去一个城市,一般就会去名胜古迹、所谓的地标建筑。其实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用我的话,和这个城市才有了肌肤之亲。名胜古迹都是‘西装革履的’,装扮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