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美食,固执地坚持着自己几近于主观,但任何人都无可辩驳的理由,因为我们的成长记忆,故土依恋,以及非常个体化的生命体验,影响着我们对于食物总在变化的情绪。所谓的众口难调,并非我们有意与任何的权威和意见作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谁能够告诉我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味标准?
只是有一点,就是《东京大饭店》以及之前我们都深为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的:无论怎样的美食标准,都要给人于慰藉与幸福。
所谓中国人自己的美食,其实也就是黑珍珠说出来的那四个字:中国味蕾。这并不是我要倡导美食的“民族主义”,而更多的,只是“美食的地方主义”。
如同在《东京大饭店》中,尾花夏树固执地要把日本地方的食材,和关于动植物生命的概念,嵌入到他的法餐中一样,黑珍珠固执地要把中国人自己制作美食的灵魂,嵌入到这个从上百万家餐馆中甄选出来的榜单之中,区区309家的榜单。
每种用心的烹调,都是有灵魂的。火锅不能成为雅致的享受,偏偏它要放进去15家火锅餐厅;小城市不能产生伟大的餐馆,偏偏它要放进去顺德、台州、扬州和汕头这些远在流量视野之外的微薄之城;中国的地方菜系似乎已经在现代化中不断被边缘化到卑微的地步,但它却偏偏要把川菜、徽菜和闽菜这些体系,堂而皇之地摆在榜单的中心。
如同反对民族主义一样,我厌恶那些千篇一律的世界化,把中华美食的精粹弃之敝履,而把不曾消化的洋餐工艺,当成金科玉律。
我们今天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的美食传统中缺乏美食的灵魂,而在于我们在面对世界的时候,失落了我们对于食物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黑珍珠餐厅指南负责人尹睿(图/网络)
我从来都说过,真正的全球化,就是地方化。在美食这件事上,你自己的味蕾记忆,和家乡中那种爱的味道,刻骨铭心到你的生命之中的时候,你才能体会美食的幸福。
在湖南,它的辣椒的香味令人心驰神往;在四川,一碗街头的杂碎面令我销魂;在我的家乡福州,一粒鱼丸就能够让我融化;而在台州啊,那海边海鲜的滋味,仍然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消散。
这便是美食的幸福啊。我从来不曾回忆起这些地方带给我的荣誉或焦躁,只有那些食物的精灵,却时常令我梦回故里。
每一场美食的记忆,都是我们的乡愁。
我们所想要的,难道不就是这么平凡而日常的愉悦与记忆吗?在现代社会中无处藏身的时候,每一碗面,每一次宴席,每一个城市里从食物中蒸腾的热气,都是我们灵魂的安身之处。
我真切地知道刚刚三年的黑珍珠的光荣与梦想,就像美团的副总裁张川在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说到的那样:做三年,想十年,看百年。假如它能够像米其林那样100多年延续下来,那么我们又何曾不能看见全世界的人,在其上孜孜追求中华美食的细节与幸福呢?
努力地生活,并且永远在追求幸福,这便是我们这些速朽的肉身,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吧。《东京大饭店》要告诉我们一个关于美食如何与人性之间找到和谐的方法,而黑珍珠不也努力地在告诉我们,这些美好的餐厅,如何能够让我们从食物之中找到自己吗?
每一个美好的事物,都是关于人性和灵魂的。美食的灵魂,便是不断地靠近自己,靠近幸福。
法国餐厅的服务员们在上菜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是我想把黑珍珠餐厅的榜单奉献给你之前说的话:bon appetit,祝您好胃口。
滋啦冒油的羊肉串,飘着香气的烤生蚝,再配上啤酒或汽水……烧烤,成了夏天的灵魂绝配。最近,《人生一串2》又带着一身的烟火气和孜然味,乘着夏天的热风回来了。还是原来的配方和味道,还是一样馋人。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把月饼这个中秋特定美食,描绘得如此美好。圆圆的月饼如同八月十五的满月,象征着团圆;而那“酥和饴”的香甜感觉,也同样象征着与家人团圆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