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中说汉代首都长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饵”指大米或者黍捣碎以后捏成长条状用油脂煎熟,《楚辞·招魂》中记载的“蜜饵”指加入了蜂蜜的煎米团。《礼记》中也记载了将牛、羊、猪肉切碎后与稻米混合做成饵状然后煎熟的食物,这在当时都是祭祀祖先和贵族享用的美食。而葛洪记载的“蓬饵”可能已经改油煎为蒸,基本做法是以米粉为原料加糖后蒸制而成,所以形体才会更加膨大,并且似乎已经变成了平民化的食品。
从以大米粉为原料,可以推测这种食物可能源自以种植稻米为特色的长江流域。事实上,诸如在野外登高,佩戴或者食用菊花、茱萸的重阳节习俗都和长江中下游的楚地风俗有关。楚国曾经控制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他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就是在九月祭祀神灵。周、秦两代文化都曾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而西汉的开创者刘邦和一众功臣更是出自楚地,或许他们也把楚国在重阳祭祀神灵、攘除灾害的一些习俗传播到了中原地区,并和中原之前在九月举办的一系列节庆逐渐融合成了一个节日。到了南北朝乃至唐代,楚地仍然以重视重阳节著称,如僧人皎然曾经在九月九日陪同湖州刺史颜真卿一起登水楼过重阳,并提及: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隋代民间把“蓬饵”称之为“糕”,可能是谐音重阳节登“高”的意思,吃这种糕点可以代替登高望远,驱邪迎祥,因此很快就在各大都会流行开来。唐代时候重阳节已经完全世俗化,变成了亲友登高游赏、饮酒作乐的节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多层的重阳糕,少则两层,多则九层,还有人在糕点上面插上小彩旗并饰有两只小羊,寓意“重阳”之意。
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