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作为传教士的利玛窦,还是一个画家吗?(9)

作为传教士的利玛窦,还是一个画家吗?(9)
2020-03-13 09:49:00 澎湃新闻

显然,这些“画论”皆出自利玛窦。前者出自其口,由他者转录而成;后者出自其手,经本人书信而成。但其中能够得以贯通的中心话题,正是“阴阳”或“明暗”之法。这些言论,都是在通过中西绘画比较之后获得的。正是在对比的过程中,利玛窦阐明了西画“兼阴与阳写之”的原理,正在于“向明”则“白”、“不向明”则“暗”的光源,表明了西方肖像绘画“与生人亡异”的特征所在。这些论说,与明末清初中国人士的有关评说,都基本集中在人物“写像”的范畴。但是,利玛窦又在对比的过程中,将与西画明暗特征相反的特征,归于中国绘画的特性,从而得出中国画“画阳不画阴”“没有明暗之别”之类的结论,无疑显示出这位饱学的“西儒”对于中国绘画传统的认识偏颇。然而,他却从更深的层面,意识到中国人所蕴藏的“才气”和“灵巧”,这正是令他真正产生惊讶之处。

在关于“画家利玛窦”的间接资料中,一个焦点是利玛窦的绘画观。他也必须调整原有的“明暗”观念及其立场,而所谓《野墅平林》之说,正好是这种立场调整的印证。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这在贯以“以西顺中”为旨的利玛窦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而这才是研究“作为画家的利玛窦”的真正意义。由此意义所致,我们发现这种利玛窦的“萌芽”效应,贯穿于明清之际。在清人笔记中,关于西洋画的评说,也时有“其画乃胜国利玛窦所遗”〔清〕张景运:《秋坪新语》。之语的出现,可见利氏在西画东渐过程中的影响力及其在美术史中的价值。

然而,“利玛窦之谜”依然存在。因为“利玛窦之谜”涉及的不仅是“印证之物”的史料问题,更重要的是“西洋画及西洋画理”“始露萌芽于中土”的文化问题,其生动地印证了跨越明清之际所出现的“画法参照”现象的特殊性所在——“利玛窦继来中国,而后中国之天主教始植其基,西洋学术因之传入;西洋美术之入中土,盖亦自利玛窦始也。”向达:《明清之际西洋美术对中国之影响》。然而,在利玛窦所处的西画东渐时期,是否还有其他“植基”者或“传入”者,即“明末清初”的“教会中人能绘事”者,同样也是解析“利玛窦之谜”的重要环节。抑或利玛窦之谜,超越了他个人所处的时空范围,而成为某种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象征。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

首页上一页...6789 9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