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解释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虬,龙子有角者。”在这里可见两点:一、龙、虬为同种类的“鳞虫”;二、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且在造字时刻意取了“飞之形”,即特意指明了龙这种动物所拥有的上天入水的能力。
也是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土,并带来了八部众(aṣṭasenā)的概念,即deva(天)、nāga(龙)、yakṣa(夜叉)、gandharva(乾闼婆)、asura(阿修罗)、garuḍa(迦楼罗)、kiṁnara(紧那罗)、mahoraga(摩睺罗伽)。因nāga一部以大蛇为外形,正与汉地传统中龙的形象相合,故汉人便以“龙”翻之。由此更将“龙”、nāga视作同义词。
清朝明黄江绸彩绣平金夹龙袍
藏地的龙
龙、虬这类动物并非只存在于汉文化中。龙,按郑张尚芳的早期上古汉语拟音,其读音在殷周时为[*b·roŋ]。郑张尚芳还指出,“龙”在藏语中的同源词即藏文'brug。虬,按郑张尚芳的早期上古汉语拟音,其读音在殷周时为[*ɡrɯw]。潘悟云指出,“虬”在藏语中的同源词即藏文klu。
藏文'brug,既指生物“龙”,又指自然现象“雷霆”、“闪电。”比方说'brug sgra一词,既是“龙吟”也是“雷声”。如此,龙这种生物很可能就是古人对天空中闪电的理解。已见《九歌》中说:“驾龙輈兮乘雷。”《淮南子》中也说:“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这样的诗句应该就是在描述以闪电为形象的龙、虬牵引着轰隆作响的“雷车”。正如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里漂亮又发人深省的说法,“brug 'ur sgra che yang stong pa yin, 'ja' kha dog legs kyang yal nas 'gro.龙声再大是空幻,虹光再艳终渺茫。”
闪电
在藏地,跟“虬”同源的藏文klu则被用来与八部众中的龙部相对应。如伟大的论师龙树菩萨,他的梵语名nāgārjuna,因藏族人将ar“成就”视作arjuna的词根,便被翻作klu sgrub“龙成”。和我们一般认知里的nāga一样,klu龙生活在水中、地下;它们有“龙毒”klu dug;其天敌被称作“伏龙者”klu mthar byed,即遍入天的坐骑,同为八部众之一的迦楼罗;而klu龙的首领则是居住在“龙宫”klu khang中的“龙王”klu rgyal。
遍入天、大吉祥天在迦楼罗上
记者9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历时30余年的“数字化”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目前已累计完成23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这意味着其逾三成洞窟实现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初衷
四月初八既称佛诞节,又称浴佛节,还称龙华会、法华会等名目,这是中古时期南北各地信众普遍认同的佛诞日。古往今来,敦煌人都将四月初八视为一个重要节日,纪念佛诞的佛教节日逐渐演变成异彩纷呈的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