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聚地,是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搜集、展示、研究和传承的最佳场域。于学校教育来说,如果博物馆与学校形成良好互动,则不仅在课程内容上能给予学校丰富的资源,更在情境创设、学法变革、活动评价、成果展示等方面提供无法比拟的助力。杭州卖鱼桥小学前期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路之绸”项目化学习历程,就是一次馆校合作的尝试,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为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培育核心素养、实现文化传承展现了一种新的样态。
杭州卖鱼桥小学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路之绸”项目
情境驱动 传承丝路文化
在确定本次馆校合作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索之后,项目组的老师们就共同参观了丝绸博物馆,现场聆听博物馆丝绸文明的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的要义,酝酿指向丝路文化和学习现场的问题情境。
项目组教师回到学校后就进行了大量的学生问卷,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因为身处杭州,且许多参观过丝绸博物馆,对丝绸以及丝路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他们认为丝绸是“杭州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也曾叩开世界的大门,传播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视界趋同令项目组老师倍感振奋。于是,在学生的问卷梳理中,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应运而生:2022年亚运会即将在杭州开幕,亚洲各国的参赛者也会齐聚杭州。如何借助亚运会的机遇推广杭州呢?是否可以设计制作一款体现丝路文化的丝质礼品,在亚运会上进行推介宣传,成为向世界展示杭州的名片呢?这一问题情境的确立,学生心领神会,于是就各自组建项目小组,开始中华文明、丝路之绸、杭州形象的协同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