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博览页面 > 正文

古今文字分水岭: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究根溯源,这样的转变倒是与汉字的书写载体有些关联。

何谓“简牍”

所谓“简牍”是用来书写的竹、木的统称。一般来说,以竹子为载体的称为“简策”;以木头为载体的叫作“版牍”;但也有以木作简称木简的。具体而言,一根竹片叫“简”,把若干竹片编起来叫“策”,又叫“册”。在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册”是象形文字,像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一根简容不下许多字,长文章必须用许多简编成策。编简成策的绳子叫作编,一般用麻绳,也有用皮绳或用丝绳来编连单根的简。一块木板叫“版”,写有文字叫“牍”。如果是一尺见方的牍,叫作“方”。一般不到100字的短文可写在版牍上,长文章则用简册。版牍主要用于写录物品名目或登录户口、编制地图和通信等,所以古人常用“版图”代表国家的领土。

从生活常识可以知道,普通的竹子和木头,是不容易写字的,因此“简牍”还有一番加工的过程。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介绍:“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这段话的意思是,将竹切截为筒,劈破成竹条;将木锯断,剖析为木板,刮削磨平后,就可以写字了。

另外,西汉晚期的刘向在《别录》里又说:“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皆于火上炙干之。”由于新鲜的竹子含有水分,容易腐朽或生虫,所以以竹制简的工序,就比制木简要复杂一些。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称为“青”)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防虫。在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就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也因此得名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就渐渐成为竹简的代名词,进而又成为竹简所记载的“史册”。南宋末年的文天祥(1236-1283)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出自制作竹简这一典故。

相比之下,甲骨、青铜作为文字载体,或材料稀少不易获得,或材质本身过于笨重,都不具备大量流通的条件;而竹木盛产于中土(全世界竹子种类有500多种,而我国就有250多种),廉价易得,与其他材料相比,易于携带流传,自然成为古人书写时的首选。

竹木何时应用于书写已无从考证,但其时间必然很早。《尚书》有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再加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都有“册”字,这就说明最迟在公元前1300年之前简策就已有了。遗憾的是,由于竹木易腐,时代久远,沉埋地下的殷周简策早已腐烂,至今没有发现实物。现存最早的竹简是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战国简(前433),共240多件,约6000余字。

秦汉年间的简牍,留存至今的更多。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地又出土了一批秦简,共达1100多枚,内容包括南郡守腾文书、大事记、为吏之道及律文等。

有人或许要问了,古人究竟是怎么在“简牍”上写字的呢?既然是来自竹木的材料,是不是用刀刻上去的字呢?并非如此。从出土的实物考察,简上的字是用毛笔和黑墨写的。要是写错了字,将墨迹用刀刮削下去,然后再写上正确的字。所以历来把修改文章称作“删削”。从目前出土实物来看,书刀多为铁质,直刃,刀柄成环形。因为书刀用来刊改误字,类似现在橡皮,所以古人写字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书刀在简牍时代的书写中与毛笔同等重要,长期的刀笔同置使“刀笔”最终凝聚成了一个词语,并有了专门含义。《战国策·秦策五》有句话:“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汉书·张汤传》也说:“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其中都是将“刀笔(吏)”作为处理文书纪要的小吏代称。自宋元后,人们更是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古今文字分水岭: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主簿图,东汉,1952年河北省望都县一号墓出土

为了在简牍上写字,古代人们一般是跪坐在地上,左手负责持简,右手负责握笔书写。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中有对坐书写的“主记史”与“主簿”,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这一书写方式。图中主簿坐在枰(或榻)上左手持简,右手持笔,在做记录。

简牍都是细长条形,书写时本来可以有横向与竖向两种选择,但古人觉得取竖向更为得当:竹简竖放时,左手握简时以手掌为依托,用五指持简,竹简稳定,便于书写;而将竹简横放时,左手只能握住竹简的左端,书写时易于晃动。书写完一简后,左手再取下一支简,为了避免打乱书写完毕简的顺序,通常将待写的空白简放在左手边,写好的简依次从右向左边排列,最先写的那一支排列在最右边。书写完毕编简成册以后,第一简必定写这篇书的题目。有时为了保护书简在开头加两根不写字的简称为“赘筒”,这也是后世书籍“护封”之源。当一部书写好以后,以尾简为中轴卷一卷,以便保存。为了避免错乱,同一书的策,常用“帙”或“襄”盛起来。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汉字自上而下、从右向左的书写习惯,一直延续到纸张代替简牍之后很久。今天出版的一些古籍,行文仍有竖排的情况,便是沿袭了这一历史“惯性”。

一根简牍上能够写多少字呢?根据大量出土简牍实物分析,简的长短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规律是简书长短大小与书写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凡重要的书籍或记重要事情,必用最长的简来书写。每一简上所写字数多少是不相同的,少的只有一二字,多则几字、十几字,甚至几十字。每根简只写一列(比较宽的木简可写两列或多列)。编撰一部完整的书通常要耗费大量的简牍,还要避免流传过程中简册损坏后造成内容遗失和顺序颠倒。一本书的页和行发生错乱,校勘者称之为“错简”,指明是各支简的次序错乱了。

 古今文字分水岭: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战国竹简,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由于简牍这种纵势狭长的书写载体在先秦时期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致使书写者在控制毛笔时无法展开大幅度的动作,而只能拘束于狭窄的空间。简牍尺寸与文字书写的信息量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矛盾,迫使人们在书写时尽可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并努力在狭小的空间中书写较多的文字。

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将字形压扁以节省纵向空间。为保证文字的清晰可见,就要充分利用简面有限的宽度,使文字尽量往左右两侧舒展,在纵向压缩与横向伸展的共同作用下,最后就出现了一种单字呈扁势,而上下两字间间距被拉大的独特章法形式,也就是所谓的“隶书”。

“隶变”由来

“隶书”的兴起,大抵在战国晚期到秦汉之际。这一时期也正是简牍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时期。当时的秦国崇尚法家,法度齐备。比如睡虎地出土秦简就包括了“秦律十八种”,其内容涉及了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多方面。律法体系如此庞杂,文书工作自然变得十分繁忙。因此,战国时的秦系文字在书写过程中,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俗体字。近几十年发现的大量秦简上许多文字显然不是正规的篆文(《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并天下之后,以小篆为通行文字。可惜这种圆润俊秀的文字虽比它以前的文字简易,但它那粗细一样、弯曲圆转的长线条,还是很难书写的。由于政务繁忙,官府里经办普通文书的“徒隶”们应急求快,便采用民间的手头字体,自行将篆文潦草简化了,为“徒隶”们所用,“隶书”的名称大概就是这样来的。《晋书·卫恒传》有句话,“隶书者篆之捷也”,指出了隶书的特点:篆书快写即成隶书。

关于“隶书”的面世,还有说法将其归功于程邈。据说此人原本也在秦廷做官,后来因故得罪了秦始皇,秦始皇把他关进监狱,一关就是十年,他在监狱里闲着没事就收集整理当时在隶人中流行的草写篆书,并将此3000字献于秦始皇,嬴政看了以后很高兴,就将程邈放出了监狱。但这个说法早在15个世纪之前就已经遭到质疑。北魏时期(386—535)的郦道元《水经注》就引孙畅之所言,指出山东临淄人发掘古冢,得到称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铜棺,而上面只有三个是古字,其余都同于隶书,以此可证隶书非始于秦朝。或许,像李斯整理小篆文字一样,在秦官府正式使用隶书文字时,类似程邈这样的官府书吏曾做过系统的整理工作,对隶书的形成有过重要的作用。

 古今文字分水岭: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肩水金关签牌,东汉。甘肃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肩水金关”四个字为东汉官文书中的隶书字体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