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此声为芦笙,制芦笙者,湘黔桂边界三省坡山脚下上岩坪寨芦笙世家硕果仅存老艺人杨枝光是也。
上岩坪寨不通公共汽车,据说每星期上岩坪寨村主任会开着自家的小面包车到牙屯堡镇一次。很不巧,我们没有遇到村主任家的面包车下山。于是咬了咬牙包了一辆小面包车,求司机载我们进山(牙屯堡镇距上岩坪虽然只是三十多里路,但是却全程上山,再加上山上又修路,一般司机不敢走)。
牙屯堡镇还是一个汉侗混居的小镇,但是进山后就是一路侗寨了。每个侗寨,远观,总能看到高耸的鼓楼屹立在层叠的黑色屋顶上;走近,必定有一座雄伟的风雨桥在村口迎接。在路上遇到一位穿着入时,也要进山的姑娘,得知我们要去上岩坪寨后,很惊奇,问我们是不是去侗寨支教的大学生。得知我们去侗寨是为了寻访芦笙艺人后,立马掏出手机让我们记下了上岩坪寨小学校长的电话:“上岩坪寨没有旅馆,侗民家的居住条件太差,实在没地方去,可以找杨校长收留!”
又见到一座风雨桥时,车停下了,姑娘和我们挥手告别,因为这侗寨便是她家乡。姑娘再一次叮嘱我们到了上岩坪一定要找杨校长。但是还是不放心,又自己先和杨校长打了一通电话说明,又把自己的电话留给我们后再离开——这侗家女虽然已经完全汉化,但古道热肠劲儿依然很侗乡。
30里山路,面包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天快黑时看到了上岩坪寨的风雨桥。司机把车开进风雨桥后,在第一家居民楼前停下,向一位着侗装的大妈打听杨枝光。我挥手示意让司机别问:“你听,芦笙的声音!”雄浑而高远的声音正从眼前的居民楼里传出。
“枝光,有人找!”侗族大妈往楼里一声吼,芦笙声停了,十几秒后,一位穿黄军装的老年人出来了,手上拿着一只水烟一般的竹筒——踏破铁鞋无觅处,眼前的两位便是杨枝光夫妇,而杨枝光手上拿的便是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