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学满出徒后,无论是干了两年的初级油漆工还是干了10年的高级油漆工,都是一天380元,技艺高低与待遇并不挂钩。
所以,古建筑行业在当今就业市场上,不仅无法和新业态行业“抢人”,连制造业工厂也难言竞争力。传统古建修缮“老带小、小带幼、熟带生”的技艺传承模式受到挑战,招徒难成了匠人们的揪心事。即便油饰大师、非遗传承人李海先,6年来都没招上新徒弟。
改变从建立职业考评体系开始
“古建修缮的关键问题,是工匠的选择和培训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呼吁关注故宫“匠师老化,后继无人”的问题。可见,古建修缮行业人才短缺,早已是普遍现象,就连故宫也不例外。
此外,自从古建筑维修保护被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后,古建按照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方式实施管理。
养心殿修缮启动前,故宫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撤陈。
一项古建筑工程中标以后,除了负责管理、财务及项目经理多为建筑公司的固定员工外,绝大多数在一线修缮的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更有甚者,通过关系拿项目,再向有修缮资质的公司缴纳管理费“借”资质和项目经理。
这就直接导致古建修缮行业技术水平层次不齐;行业标准缺失、滞后;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遭遇直接威胁。
最先决心改变这一现状的是故宫。2015年底,故宫决定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等作为示范,冲破古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约束,探索工匠招募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才培养,重新建立起专门的古建筑保护传承队伍。
油作培训:老师指导学员正确使用铁板。
在文物界不断呼吁之下,今年10月,《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颁布,这是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
这意味着,古建修缮行业从业者有了职业评级考核,技艺高低能够与评级、收入挂钩,让从业者学技艺更有奔头。
在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看来,古建筑属于一门专业,古建筑修缮保护与学历并非正比关系,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静心、匠心、耐心,肯定能做好。
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进入修缮阶段,在开工仪式上拍摄的工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