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的造型演变,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过程。明朝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是较早记述兔儿爷的文字。他说:“中秋节多以泥撰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祈而拜之”。这表明,明代中叶以后,民间中秋已有祭月之际摆兔儿爷的习俗。但此处对于兔儿爷装扮的描写较为模糊,至少未及后来定型后的兔儿爷详细、完整。原因很简单,京剧是在徽班进京后逐渐产生,其中的武生装扮不会比京剧产生更早。而这是乾隆年间的事情,距今不过二百多年。所以据推断,兔儿爷产生以后,在具体造型上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定型期不会早于清末。如今看到的,宫中溥仪供奉的兔儿爷,大体就是现在见到的模样。
标准的兔儿爷,除了武生打扮之外,还要以黑虎作为坐骑。老虎本是兽中王,怎会让兔子骑?有趣味也就在这。兽中王成为兔爷的坐骑,无形中提高了兔儿爷的地位。兔儿爷是谁?生育之神。骑老虎正好体现了人丁兴旺主题在中国人心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兔儿爷的红袍与老虎的黑色,构成明显对立的阴阳两极,构成阴阳有机的结合,体现“阴阳合而万物生”的道理。
兔儿爷的造型很多,除了骑黑虎还有骑鹿、马、羊、白象、五彩祥云……丰富多彩。除了兔儿爷,还有人给它配上兔儿奶奶,成一对。甚至把由响器、执事和轿子组成的娶亲队伍也打扮成兔儿爷形象,三瓣嘴,长耳朵,却穿着常人的衣裳,风趣生动。
古人敬畏月亮,奉其为月神,列入祀典之列,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随着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人们对月亮敬畏的成分减弱,尊敬和喜爱的感情成分增加,逐渐发展出赏月、玩月文化。
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将至,留京过节的市民将在8天长假内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福利。792场群众文化活动、436场演出、30条漫步北京线路,将为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提供多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