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的陶器分为生活用器和祭祀用器。生活用器主要有罐、钵、碗、盘等,以具有东北史前文化特色的压印纹夹砂器为主,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彩陶器是受到中原和西部邻区陶器影响的结果。
红山文化已发现30余件雕像,有泥塑和陶塑的,也有石雕和玉雕的,形体大小不等。他们是红山先民祭拜的对象,可能是他们崇拜的祖先、神或与神沟通的巫者形象。
玉龙凤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黄绿色,局部见少量黄褐色瑕斑,应为原玉料的皮壳部分所遗。正面以减地阳纹与较粗的阴线雕出一龙一凤,都以头部雕刻为主,身体简化。龙吻部前凸,长舌圆睛,凤首高冠圆睛,喙部上扬。二者依附交缠,生动传神,设计极具巧思。背凹,附有四组对钻斜孔,有砣具定位痕。
玉龙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躯体呈C形,头部似鹿,附长脊;另一种躯体呈玦形,头部似猪或熊。红山文化玉玦形龙的形制对商周时期颇有影响,在商代妇好墓和西周虢季墓中都出土了模仿红山文化风格制作的玉玦形龙。红山文化玉龙对后世的龙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红山文化东山嘴、草帽山和牛河梁的祭坛都位于遗址(群)南部,牛河梁、半拉山的庙宇遗址都在北部,构成北庙南坛的组合和布局。商代以后直到明清时期,都有祭祀建筑位于城市南部的布局特点,可见红山文化北庙南坛的布局方式被后世所传承,反映了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力。
“之”字纹陶筒形罐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遗址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夹粗砂灰褐陶。圆唇,斜弧腹。口沿外饰一周附加堆纹,其上饰斜向刻齿纹。腹部饰稀疏的横压竖排直线“之”字纹,纹线长短相等,纹距不均,腹部近底处素面。平底,底部印有席纹。
红山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很多,有鸟、鸮、鳖、龟、鱼、蚕蛹、蝈蝈,等等,基本模仿动物本体,惟妙惟肖,气韵生动、充满灵性。它们都有穿孔,可以穿绳佩挂或用线缝缀于衣物上,那时的人们已有了审美意识。
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的雕琢工艺先进、寓意深刻,反映出先民善于细致观察生活,以自然为师的纯朴追求。
坐姿玉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址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玉质通体白化,呈乳白色。器呈扁长条形。长方形脸,面部以浅线条勾勒出眼眉,蒜头鼻、厚唇、大耳,双耳耳垂各钻一孔。头戴方格纹尖顶圆冠,双手五指张开置于胸前,腕上阴刻八道横纹以示手镯;束腰并饰斜条纹宽带;下肢圆润肥厚,腿短,似坐势,双脚并拢,脚趾清晰。人物背面平素,齐耳根饰一条横纹,背部钻一牛鼻式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