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汉文帝霸陵考古发现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汉文帝刘恒夹在存在感超强的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之间,似乎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文”这个谥号本身就蕴含“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愍民惠礼”的盖棺定论;司马迁给了他“德至盛也”的高度正面评价;海瑞更是提出,刘恒是上古三代以后难得一见的贤君。
人是复杂的多面体。古代帝王拥有巨大的权力,面临各种风险和诱惑,头脑简单、一根筋的往往没有好下场。汉文帝能在汉初诸侯国林立、权臣在朝的局面下,稳坐帝位23年,开创文景之治,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隐忍——
刘恒是刘邦第四子,但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他的母亲原是魏王豹的姬妾,刘邦攻灭魏王豹后将其收入宫中,并不受宠。刘恒8岁时不得不离开母亲,到偏远贫瘠的代国就藩。汉初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各诸侯王、功臣集团、吕氏集团之间相互残杀,一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刘恒及其母亲由于不受宠、没威胁,才得以保全性命。
在皇位这一天大的诱惑面前,刘恒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先派人去长安打探情况;到达长安郊区后不急着进城,再次派人去和功臣集团沟通;灞桥边,面对送上来的玉玺诱惑,没有急着接受,而是先回到代王府邸,等着一帮大臣来来回回劝进四次;但上位后,第一时间就把皇宫的禁卫换成自己人。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隐忍和谨慎性格。
权谋——
刘恒登基后,先给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封赏,让他们担任丞相要职,并联合起来解决了刘襄、刘章、刘兴居这3名对皇位有直接威胁的诸侯王。然后,他针对周勃的弱点,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质询国家一年财政收入多少、一年中有多少案件等具体问题。没有准备的周勃哑口无言、汗流浃背,不得不主动请辞。对其他诸侯,刘恒则采取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方针,努力缩小诸侯国规模。
一百年来,中国动画在探索中沉浮起落,砥砺前行:既有模仿和照搬的蹒跚学步,也有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既步入过原创乏力、代工生产的低谷,也有厚积薄发,涅槃复苏的新生。而中国动画始终不变的,是深深植根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赤诚之心。
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中,春夏和秋冬两两相继,春和秋的节点变化相对明显。春夏季,阳气由初生至盛;至秋冬,阴气渐强。春发秋收,一扬一敛。物候继替,很多习俗也相互对应。
胡同内,杂草间,正阳桥疏渠记碑伫立其中。正阳桥疏渠记碑是北京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文物,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文记载了天桥南疏渠之事。石碑虽不起眼,却是北京中轴线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
漕港河的水,给了上海朱家角大家闺秀的灵气和智慧,与乌镇、周庄、同里相比,朱家角用“海派古镇”形容再恰当不过。作为勾连八方的航运码头,朱家角自古繁华富庶,迎送八方来客,成就了海纳百川的情怀。海派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开放吸收、博采众长的博大胸怀。如今,在岁月湍流不息的河岸,朱家角静静伫立着,给整座上海城保留了可以回头的理由。
说起中国古代的旅行家,你会想到谁?是奉命“凿空”西域的张骞?是一心求法的玄奘?还是那个平民行者,徐霞客?如下文所说,徐霞客与玄奘、张骞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从没有奉谁的命令而出发,没人护送、自筹旅资,以一名‘老布衣’平头百姓的身份,靠着一根拐杖、一双旧鞋,完成了行走的壮举。”
七夕也称作“女儿节”,自有一种婉约、浪漫的气质。除了源自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七夕不只“有情”,还有乞巧、晒书,女拜织女、男拜魁星等充满期待的祈愿仪式。作为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七夕”既承载了传统文化对天地星辰的哲学崇拜、又饱含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国节日寄托先人期盼与愿景,极富文化和浪漫主义色彩,衍生了一系列诗词歌赋、千古佳句,而其中尤以七夕节为甚,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国风之美吧——
七夕被誉为“中国的爱情节”,在漫长的发展传承中,七夕的内涵一直在不断变化。通过书本,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节日。
仙居,是一个全国有名的旅游大县。许多到过仙居旅游的人,对于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淡竹等地方,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可是问及安岭,则一脸茫然。
雪夜中的森林格外黑暗,万物像在墓地中安寝,能够听见的只有被雪压断的树枝偶尔发出的“咔嚓”声。时针指向凌晨4点整,三颗信号弹毫无征兆地尖叫着划破混沌夜色,时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