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代主管工程部门的官员曾称为司空,所以在通州所建的工部分署也就叫作司空分署。久而久之,在司空分署门前形成东西向的一条街道,大家就把它称为司空分署街。司空分署街位于通州区西北部,东起北大街,西至西塔胡同。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工部郎中陆基恕主持在此街东口跨街建筑一座奎星楼,计三层,底层为拱券通道,顶层设奉文昌像,即天权玄明文曲星君,亦有称文昌帝君者,是掌人间禄籍之神,因文人墨客去文庙祭孔必经北大街,或穿此楼通道而西再北行入庙,故而建奎星楼,鼓励士子力学上进。因此此街又俗称奎星楼胡同。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该楼起火,上二层尽毁而未复建,此后奎星楼胡同的称呼渐渐就被大家遗忘,而仅称为司空分署街。漕运停止后,通州的司空分署也被撤销,原址改建为县立小学校,即今司空分署街小学。
通州的漕运衙门还有很多,比如负责漕运官兵事务的漕帅府、设在张家湾城内的漕运厅等。除了朝廷设在通州的漕运衙门外,通州还有不少各省的办事处。远来的漕船漕丁难免受到刁难与拖延,甚至舞弊肥私,于是各省布政司或巡抚衙门,以及粮帮盐帮组织,纷纷在通州设立漕运总局或漕运会馆,负责交纳漕粮、钻营打点使银子,并处理漕粮潮湿及缺欠等问题。江苏漕运总局设于通州北门内贡院胡同,分局设在北关小口。浙江漕运总局设在通州北门内剪子巷,即今安抚胡同,分局在北关砖厂。南方会馆名气最大的为江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万廷兰率江西运丁,在城内罗家桥修建许真君庙,作为处理江西漕务的会馆,并于道光元年(1821)重修,更名万寿宫。
小小的通州城内,衙门如此之多,以至于从北京到通州办事的官员络绎不绝。明代著名文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士奇曾赋诗一首,名为《通州》:“城依红云下,门临绿水滨。宝鞍驰骏马,都是帝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