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世纪60年代,滑冰运动在欧洲盛行,人们的平衡感和勇气都得到了提升。1863年,法国铁匠皮埃尔·米肖(Pierre MiChaux)将金属脚蹬连接在双轮车的前轮上,改变了“双轮奔跑机”双脚蹬踏地面骑行的现状,双脚得以离开地面。他称自己的新发明为“带着踏板的自行车”,但它有一个更形象、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震骨车”(Boneshaker)。在前人的基础上,米肖对双轮车的转向装置及结构进行了改进,用双手控制的车把代替方向舵,车轮改用金属制成,鞍座装在不易弯曲的弹簧钢带上,缓和骑行会产生颠簸,有一种震骨之感。但这并没有妨碍震骨车的推广和盛行。1865年,米肖公司售出400辆震骨车,10年后,美国纽约宣称,该市已拥有5000多辆震骨车。为了适应人们骑行需要,欧美等地设立了一些专门教人骑车的学校。
来自英国考文垂的詹姆斯·斯塔利(James Starley)致力于减轻震骨车的重量,1870年,由他设计,第一辆完全由金属制成的自行车爱丽儿(Ariel)问世。他以空心金属管制造的车架代替实心铁制车架,用细钢丝辐条代替木质辐条。他研制出的齿轮,可使脚踏每转一周,车轮旋转两周。不止如此,詹姆斯·斯塔利还改制了生产自行车的专用机床,为自行车大量生产和推广创造了条件。詹姆斯·斯塔利由此被称为“英国自行车产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