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放)“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
如何写胡适真是很费了一番脑筋,主要就是因为胡适这个人对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并不真正了解他……
就此前已剖析过的才华之谜,我们今天来谈谈胡适的思想之谜。
思想之谜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这是著名学者毛子水撰写的胡适墓志铭。1962年2月24日,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参加中研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海内外有识之士痛惜不已。而就在这次会议上胡适讲话还说:“我在1961年说了二十五分钟的话,引起了围剿,那是小事情。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胡适一向认为宽容比自由还要重要。正是因为胡适身上克己、禁戒、修身、博爱的品行,深深影响了他思想的形成。
“对于打倒孔家店一事,我所谓的打倒,是打倒孔家店的权威性、神秘性,世界任何的思想学说,凡是不允许人家怀疑的、批评的,我都要打倒”。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胡适的思想比鲁迅、陈独秀等人要温和许多。他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只有科学、民主才能救中国。而且他一向认为:“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而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东方人在过去的时代,也曾制造器物,做出一点利用厚生的文明。但后世的懒惰子孙得过且过……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不要上他们的当!……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知识……文学……音乐……艺术……连身体都不如人……肯认错了,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他和青年人谈心的时候,就语重心长地说:“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这是胡适人生的座右铭,而纵观其一生,他基本上做到了说到做到。胡适毕生鼓吹杜威的实用主义,提倡赫胥黎的怀疑主义。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高足,他对杜威的思想深深服膺。
“进步总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卖,不能批发。”这是杜威对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总体看法。他认为,主义或口号解决不了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依靠积极地运用智慧所取得的。而胡适后来提出“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理论就是发轫于此。杜威认为所谓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理论和学说都不能当做教条,都有待在实用中加以考验。胡适洋为中用地发展老师的学说,提出“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想怎么收获就怎么栽。”并且终身提倡“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的做人治学方法。
杜威提出“思维五步”理论,即一为疑难的情境;二为确定疑难的所在;三为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各种假设;四为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为验证或修改假设。纵观胡适一生的思想历程,几乎都按照此“思维五步”来“照方抓药”,对近代中国人的思维养成形成了巨大影响……
而胡适和鲁迅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对“天敌”,无数学者和文人骚客将他们放在一起比对,并为此著书立说。而总的看来,胡适一生倾向于渐进式的社会改良,而鲁迅则认为“所谓中国者,只不过是人肉筵席的厨房而已”,主张颇为疾风暴雨,剑拔弩张……而在“九一八”事件发生之后,胡适犯了一生中最致命的错误,居然主张东三省问题“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再说,而且胡适根据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去甚远,甚至写信建议政府“承认””所谓伪“满洲国”以获取暂时的苟且偷安。鲁迅撰文痛斥胡适“出卖灵魂”,“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