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街头,透过书店玻璃橱窗,西式百年咖啡骨瓷杯上的花卉纹样,沉淀着时间的香气;一整面墙的中外图书专架打造出“咖啡百科全书”……书香交织咖啡香,已经成为彰显海派特色的一道景观,传递出城市的文化温度。
一年一度的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上海咖香,洋溢世界|上海书香,洋溢大地”系列活动近日在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举行,“百年百款西式咖啡器皿特展”同期展出。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邀集沪上80家品牌实体书店共同推出150项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咖啡书香文化氛围,擦亮“咖啡城市名片”。
当咖啡几乎成了新书店的标配,如何为阅读推广有效“引流”?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汪耀华观察到,近年来书店已成青年人团建、社区讲座的优选地,市民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图书推广与咖啡经营空间融合、10多家书店开设咖啡外卖业务等,书店咖啡经营业绩获得稳步提升,也反哺导流了相关图书的销量,溢出效应明显。
烟火气融入书卷气,咖啡主题图书升温
作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在上海众多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里,兼具社交与文化属性的咖啡消费新体验,融入了阅读新场景。
当烟火气融入书卷气,咖啡主题图书销售明显拉升。上海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骁介绍,店内专门辟出专架专区重点陈列推广咖啡文化主题图书,囊括了从咖啡豆识别到萃取、冲泡、拉花、品鉴等一系列知识,以及咖啡在各国的历史、如何开咖啡店等多个领域,以咖啡为支点,撬动图书文创的消费热度。
“上海咖香,洋溢世界|上海书香,洋溢大地”系列活动通过发布咖啡新书单、设计个性化海报、咖啡主题书展、咖啡优惠、咖啡品鉴、咖啡师培训、咖啡技能竞赛、咖啡店等级评定等举措,带动“书+咖啡”销售。
南宋建立初期,为了立国,曾与北方的金及其扶植的伪齐激战无数,其中如郾城大捷、朱仙镇之战等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小说传奇大肆渲染(如朱仙镇“岳家军八百破十万”等),岳飞和韩世忠等名将及其统领的军队,也广为后人熟知。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不仅具有查字的实用功能,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康熙六年(1667),刚刚亲政不久、14岁的康熙帝曾召见还处于软禁中的南怀仁,向他讨教天文历法知识。康熙提出了一个问题:“法合天与否,有何明显的依据?”即判断历法准确与否,其依据是什么?南怀仁认为,历法“合天与不合天,从古以来皆以测验为依据”。南怀仁提议,用推算日影长度的方法来验证历法准确度。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礼记·杂记下》说,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可见,古人认为吃不了的美食应“打包”带回。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