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君的纠结(2)

2016-11-27 10:49:41      参与评论()人

战后,一般国民对《君之代》是不是应该继续颂唱,意见出现分歧。因为新宪法规定“主权在民”,天皇的赞歌显得与新宪法格格不入。学习指导纲要里关于唱国歌的规定一度被删除,齐唱《君之代》的惯例一时间悄然淡出了舞台。

1952年,日本恢复主权,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时任首相的吉田茂在施政演说中说:“我国若想真正作为独立国家站起来,经济自立固然重要,提升国民的道义感和激发国民的自主精神更加关键。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振兴文教事业。”吉田指的“振兴文教”,具体说就是强化道德教育和爱国心教育。政府之所以会把重振国民的精神视作当务之急,是因为战后在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统治的七年里,日本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往的信仰被摧毁了,GHQ播撒的民主主义和自由平等的思想,把战前“天皇中心、国家至上”的理念翻了个底朝天。有人自卑,有人迷茫,有人把新宪法尊重的“个人”极端化,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的人越来越少了。

当时的文部大臣天野贞祐,战后第一次重新提出了唱《君之代》的建议。天皇制是日本用很大的代价保下来的,政府当然希望《君之代》在新时代继续唱下去了。但是这个“君”字如何对国民解释呢?天野贞祐很智慧地解释道:按照新宪法,天皇现在是日本国的象征,也是国民总体的象征。所以,虽然《君之代》中的“君”仍然是指天皇,但因为内涵变了,它实质上赞颂的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永久的安康和繁荣昌盛。天野使《君之代》既赞了天皇又赞了国家和国民,一举多得。天野之说成了日后官方的“正式见解”。

1958年,《君之代》终于重新出现在文部省的“学习指导纲要”里。但是用词比较婉转,不说“必须”,只说“希望如是指导”。因为担心说严了,会被民主改革派指责为“违反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思想和内心的自由”。“希望如是指导”的口吻一直持续了三十年,所以,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很多学校都不再唱《君之代》了,至多是在毕业典礼上唱。渐渐地,国歌、国旗在国民的意识里变得稀薄起来。

到了1970年代,“学习指导纲要”改订。“希望如是指导”的提法依旧,但将“君之代”三字换成了“国歌”。这样既缓冲了对太平洋战争的直接联想,又暗示了一种义务。1989年,文部省再次改订“学习指导纲要”。这一次,关于国歌国旗的口吻变得强硬起来:“希望如是指导”升级到了“必须”,国歌齐唱从此义务化。

促使国歌国旗义务化的背景之一,是七十年代以后的出国热。1970年约九十三万人出国,1980年翻了四倍,1985年以后还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国歌国旗的问题也一起被带出了国:当时的日本人因为在海外对他国的国歌、国旗也像对自国的一样“麻木无仁”而遭来异样的眼光,有的日本人甚至因为没有像当地人那样在奏国歌时起立而遭到拘留。政府急了,国歌国旗从国内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

国歌国旗义务化以后,在学校,主要是公立高中,遭到了师生共同反对。因为以往的典礼如何举办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民主商议的结果。国歌、国旗义务化具体由各级教育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教委为了提高典礼上的国歌、国旗实施率,不断地向校长施加压力,终于闹出了广岛县世罗高中校长自杀事件。校长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教委和持反对意见的教师,还来自他内心:遗书表明,校长本人就对《君之代》抱有异议。

校长自杀事件成了加快国歌国旗法制化的契机。顺便提一下,《君之代》和“太阳旗”从明治时期开始代表日本近百年,但始终没机会被写入宪法,不论是明治时期的旧宪法,还是战后制定的新宪法,里面都没有关于国歌国旗的条文。但家喻户晓,海内外皆知,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歌和国旗。当时的舆论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国民认为没有必要急着为之立法。但是,《国歌国旗法》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国会通过了。

 

为您推荐:

英伦苹果,纸上余香

2016-11-27 10:49:41

音乐合作者

2016-11-27 10:49:40

大鱼

2016-11-27 10:49:40

宁可飞升也不嫁

2016-11-27 10:49:40

在哈佛陪读

2016-11-27 10:49:40

讲故事的人

2016-11-27 10:49:37

纪念陆谷孙先生

2016-11-27 10:49:31

姜亮夫与哈隆

2016-11-27 10: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