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米原万里:直视现实的“魔女”

2017-06-22 14:35:0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米原读俄语系并非“顺理成章”,她原本想念建筑系,与乍看大胆的外表不同,她在重要关头谨慎到胆小,最后还是出于稳妥而念了文科。从俄语系研究生毕业的米原万里找不到工作,多少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在日本国内,日共背景并非值得炫耀的因素。她当时给一本经济窘迫的杂志《现代俄语》担任编辑,向同传界大腕德永晴美约稿,因此走上了同传的道路。

后来活跃在苏联/俄罗斯与日本同声传译的第一线,其口译内容由政界、科学界到商业无所不涉的米原万里,第一次的同传经历却闹了笑话。那天是“有稿同传”,按理她只要照稿子念就行,米原却紧张得把耳机一扔,没关麦克风就说:“不行,我做不来,我不适合干这个。”

德永晴美毫不慌乱地劝阻道:“你不用逐字翻译,只翻译你听到的部分就行。”

这才有了后来的口译界传奇人物米原。据说她不像其他同传那样语速飞快,而是用最精准和巧妙的归纳,将中心思想传递,且能够将两国会谈间偶尔的幽默也巧妙地译出。

口译好的人,大多也从事笔译。然而米原几乎没怎么译书,唯一的译作是匈牙利翻译家洛姆布·卡特(Lomb Kató)的《我的外语学习法》。之所以不做笔译,一方面大约是米原对语言的完美苛求导致的强烈不自信,她曾在和学者沼野充义的对谈中说:“我害怕翻译文学作品,没有自信能好好表达,所以不太想译。”

一天读七本书的人  

米原的第一本书是出版于1994年的《不诚实的美女还是贤淑的丑女》,同年获得了第46届读卖文学奖的随笔·旅行文学奖。光看书名实在很难想象其内容,仿佛是会让女权主义者愤而抗议的题目。就连那一年的读卖文学奖评委大江健三郎都开玩笑说;“这大概是我们读卖文学奖历史上最糟糕的一个标题。”

事实上,这是一本关于语言和翻译的书。“贞淑”指的是忠于原文,“美女”则是作为译文的工整性。米原作为口译者,既指出“口译和笔译绝不是一丘之貉”,也提出了惊世骇俗的“口译就等于是卖春妇”理论,意思是,人们需要口译的时候,愿意支付巨大的代价,一旦翻译任务完成,译者就形同不在了。而译者面对的不仅是语言之墙,更是文化之墙,尤其口译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思索和反应,这本书便是从方方面面阐释了口译之道的艰辛与乐趣。

有很多人不相信米原万里在随笔中提到自己一天读七本书的事,后来由里在纪念姐姐的文章中提到,姐姐去世后,她和丈夫井上厦整理并捐赠了大量的书籍和首饰(热爱华丽亦是米原的风格)。同传经常需要在会议之前阅读大量的相关文件和书籍,恐怕是那时积累的速读能力。米原且读且分享,在《周刊文春》写了十年书评,后结集为《将人打垮的了不起的书籍》。

重返布拉格

1996年,NHK上映了纪录片《世界,我的心之旅程——布拉格,四个国家的同学》,纪录片是以米原万里的视角拍摄的,讲述她回到布拉格并赴欧洲其他国家,追寻旧同学的现状。2001年,角川书店出版了《说谎的安尼亚之鲜红的真相》,2002年,该书获大宅状一非虚构奖。

书里写了三个同学:教大家挑选男友的希腊人丽莎,爱说谎但仍然受到同学喜爱的罗马尼亚人安尼亚,南斯拉夫的雅思明卡。多年后的重逢,各种物是人非,曾经是狂热爱国主义者的安尼亚迁居英国,声称“民族或语言都很无聊,对人的本质来说,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及“祖国如今在我心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分量”。

米原在书里没有给出直接的评价,而是将视线投射在三位女性的生活变迁上。她们拥有共同记忆的1960年代的布拉格,以及米原追寻旧友时所见的1990年代的中东欧,都是不可忽略的背景。正因为有国家、时代、民族、语言,人置身其中,才成为了他自身。

她唯一的一部小说《欧莉娅·莫里索布娜的反语法》也是基于同样的内核。欧莉娅实有其人,是米原在布拉格时代的舞蹈老师。故事则是纯属虚构的,故事中的“弘世志摩”在成年后难以忘记那个擅用反语毒舌嘲讽的老太太,老师在她心目中是个神秘人物,志摩忍不住利用出访欧洲的机会去探寻老师的过往。在这一过程中,出乎意料地揭开了苏联的许多往事。厚重的历史感本来会让这部小说显得沉重,而米原的写法既悬疑又幽默,读者不觉间便被一步步引入她设下的迷宫。需要提一笔的是,米原的父亲早年从事地下活动期间用的假名为“弘世哲夫”。

不诚实的“魔女”

关键词:米原万里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