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文坛巨匠是如何给自己取笔名的?

2017-12-06 09:01:17    寰视书社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文坛巨匠是如何给自己取笔名的?

说到中国现代作家最高成就者,鲁迅当之无愧是站在巅峰的,但文采一流还不够,笔名也要够多!够牛!

鲁 迅

鲁迅的笔名竟然多达181个!从一个字到六个字,应有尽有。

比如:飞 、树 、L,翁隼、唐俟、旅隼,华约瑟、齐物论,ELEF、旅沪记者。

精通日文的鲁迅是个“同人”爱好者,五个字的笔名都叫:朝花社同人、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

六字笔名竟然叫:上海三闲书屋,干脆就直接变身成书店了

矛 盾

同为文学大家的茅盾也不甘示弱,他的笔名也有将近100个!其中既包括“逃墨山主”“醒狮山民”这样不明所以的名字。

也有很多来自神话传说:如“冯夷”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蒲牢”是龙九子之一,“玄珠”来自《庄子》。

漫威的电影《雷神》大家都看过吧,里面有雷神托尔、邪神洛基、主神奥丁,这些都来自于北欧神话体系。

而最初把这些介绍到中国来的,是一本名为《北欧神话ABC》的书,这本书的署名者是“方壁”,这实际上就是茅盾本人啊

XX主人

很多文人都把自己的书斋、书房作为笔名,管自己叫XX主人

如:柳亚子“活埋庵主人”,听起来有点恐怖;

周瘦鹃“紫罗兰主人”,很浪漫;

沈从文从遥远的湘西来到北京时穷困潦倒,所以叫“窄而霉斋主人”

陶行知可能比较宅,家中庭院都不及时除草,所以管自己叫“不除庭草斋夫”

梁启超的书斋叫“饮冰室”,他也因此叫“饮冰室主人”,这不是说梁启超喜欢吃冷饮

“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意思是:早上我受到诏命,晚上就必须喝冰水以解我内心的焦热,用来比喻自己对家国大事的忧虑。

XX女士

五四时期,冰心首创用性别作笔名,自称“冰心女士”

这引起了许多女作家的纷纷效仿,如黄英的“庐隐女士”,冯沅君的“淦女士”,石汝璧的“评梅女士”,张近芬的“C•F女士”。

听起来满满的逆天玛丽苏感,好像是青春校园网文的一大堆女主角。

冰心一看大家都叫女士了,于是标新立异又给自己起了个新笔名,干脆就叫——男士……

奇怪的是当时的许多男作家也纷纷学着冰心,玩起了性别转换

柳亚子曾叫“松陵女士”。

周作人一口气给自己起了两个女性笔名——“萍云女士”、“碧罗女士”。

性别转换风

巴金不甘示弱,同样选择了“性转风”,于是有了“欧阳镜蓉”这个宛如武侠小说女主角的名字。

“端木蕻良”这个名字已经文艺到爆炸了,传闻他因怀念家乡的红高粱,于是把“红粱”写作谐音的“蕻良”,也因此有了一个女性笔名叫“红良女史”

鲁迅、茅盾、宋云彬三位作家同在30年代用过“佩韦”这个笔名,看来这个名字和抢注商标一样火热。

“佩韦”的典故出于《韩非子》中的:“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本意是:西门豹因为性子急,经常佩带柔韧的牛皮,以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不要急躁

萧红和萧军这一对曾经的文学伴侣的笔名也是一对CP,合起来就是“小小红军”,可以说笔名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然而现今的网络大神们的笔名就更任性了。

如唐家三少说:我以前很喜欢喝豆浆,一般都会叮嘱一句“糖加三勺”;

天蚕土豆的笔名则是他家乡四川的一道小吃;

我吃西红柿人如其名,就是爱吃西红柿而已。


关键词:笔名鲁迅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