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关于当前书法文化地位的有关思考

2017-06-13 13:43:59    闻是书画  参与评论()人

周俊杰说:“作为最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尽管已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30多年中出现了躁动、复兴、高潮等几个时期,但真正地使其在整个中国和世界大文化中占一席之地,却还有一段距离,至少就目前情况看,与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艺术门类相比,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9](P.570)可见,书法的文化地位还需要我们去积极地维护。这里就如何维护书法的地位谈点个人看法:

近年来在书法界,有人提出“文化书法”与“艺术书法”的概念,我觉得这两种提法不利于维护书法的地位。书法作品既包含着艺术的因素,也包含着文化的因素,以上提法反而割裂了书法中文化与艺术的联系,要么偏执地认为书法是艺术,要么偏执地认为书法是文化。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是一种综合素养的反映。是王羲之的书法没文化?还是苏东坡的书法没艺术?这种提法反映了对书法本身的不自信,因而具有消极的意义。如果按照这种分法,以后会不会又有人提出“文化兼艺术书法”呢?书法是不是还可以叫做“音乐书法”、“仿生书法”、“遗传书法”等等呢?在“书法”前多加任何一个限制词都会缩小它的内涵。

目前我国精英层的“去书法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将其怪罪于大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不够公平的。大众参与书法可能是书法民族性的最直接的体现,这是值得大加赞扬的事情。文化精英层的流失主要原因是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不变,精英层难以返还书坛。虽说中华文脉不断,但这只是就大的文化而言,小的断裂处还是不少的,书法教育就是这样。在韩国、日本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一直没有间断地开展书法教育时,书法的母国却曾把书法教育丢得干干净净。现在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书法的学科建设也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书法高等教育的体系已逐渐完备,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工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海外文化调查表明, 中国书法第一次超过中国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识中国的文化符码”[10],随着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随着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加深,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书法如果仅仅被视为“小技”,确实是优秀资源的浪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2]徐利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总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5).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沈尹默.书法论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5]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6]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邱世鸿.新文人书法论纲四题[J].中国美术研究,2013,(03).

[8]叶秀山.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9]周俊杰.书法复兴的寻绎[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10]蒋立群.中国“书法”现代定位及跨世纪架构三论[J].书法研究,2002,(01).

孟宝跃

孟宝跃,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现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学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书法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