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王进玉:可怕的审美依赖

2017-07-18 13:44:33    新浪收藏  参与评论()人

这里不得不提到在当今书画界一直饱受争议的“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以及“实验水墨”“新水墨”等,笔者的观点是:一、争议纯属正常,有争议才有辩论,才有真言,才有打破陈规的勇气与发展进步的可能。二、当下这些所谓的“流行”“实验”“新”等,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艺术状态和艺术成就,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最鲜亮的艺术标签,因此也必将会被写入书法史、美术史。三、一些创作者,在理念和创作上不妨胆子可以再大些,再放开一些。笔者认为,只要认清和把握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紧贴时代,从时代背景来分析和审视艺术创作,就不会走偏,也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代表这个时代的不朽力作。

诚然,传统需要继承,需要坚守,但我们同样也要清楚,继承和坚守传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需要我们如何来更好地继承和坚守。但无论怎样,复古绝不是其目的,亦步亦趋、因循守旧也绝不是其正确的践行方式。毫无疑问地讲,继承和坚守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推陈出新。那么我们务必要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来整体地认识和理解传统,而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每一笔、每一墨中不能自拔。我曾在《书画的真传统是什么》一文中写道,“真正的传统其实应该是对古人笔墨语言的内在消化和对其人文精神的内在继承。仅仅反映在笔墨形式和书写绘画的技法技巧上,显然是不够的,更为核心与关键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觉自信的文化品质,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清晰可见的人格精神。”所以,一定要明白,继承和坚守传统,并非照猫画虎,也不是照猫画猫,而是利用其内在的最优质的文艺基因来孕育和树立更为优质、更加符合所处时代的新的艺术范本与艺术形象。

所以,笔者也一贯主张艺术家的创作要介入现实,介入社会。因为艺术家毕竟是社会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社会这个大环境。如果我们的创作总在想象中进行,总在虚幻的时空和物象里抒发情感、寄托志趣,而忽略了其创作的现实背景与现实意义,那么这样的创作充其量只是一种自我的、臆想式的发泄和满足,一种“小我”的创作观体现,长此下去,终将会把传统书画创作带入一个自娱自乐、与时代割裂、自我封闭的死胡同。(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关键词:审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