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三代科学家共话“千书工程”,今天我们如何学科学?

2018-01-15 12:40:03    凤凰文化综合  参与评论()人

夏建白:最早跟世图结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世图公司成立以前,当时还叫龙门书店,是做影印图书的,那时,编辑选图书会来征求我的意见,有时还会精选一些书送给我,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套《半导体手册》,里面有关于半导体的详尽数据、材料,对我的科研工作帮助很大。还有一本叫《积分手册》,内容很多,很厚的一本书,所有的积分模型都囊括其中。所以我觉得世图公司的成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对我们科技人员的帮助非常大。

后来机缘巧合,我又跟世图公司产生了一点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是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的,部里二处有一个项目叫理论物理专项基金,我是专家组成员。我在专家组促成了一件事情,就是资助世图公司出版物理学方面的书,每年大概出版十余本,为我国出版影印图书也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刚刚听了李岩老总的讲话,既然现在国家对于科技类图书的出版非常重视,那么我也希望可以资助世图公司出版更多更好的经典著作。这对于我们广大搞物理、搞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我希望将来这方面的图书能够做得越来越好,对大家的帮助越来越大。

主持人:谢谢夏老师的分享,也谢谢夏老师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觉得我们能走到今天,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夏老师这样的人的关心和帮助,再次感谢夏老师。

曹老师,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世图科技书的呢?

曹则贤

曹则贤:从小学读书到上大学前,不管是学物理,还是学数学,都是采用中文教材。直到我读大一的时候,看到高年级的同学都在看外文书,那时的我难以想象还有人能看懂通篇外文的著作。不过这也激励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大学期间也很用心地学习了外语。等到能看纯英文版本的数学和物理书时,我才突然发现,人家的水平好像比我们用的课本要高很多很多。于是乎,便想系统地阅读这些著作,在学校图书馆里,我找到了一批老版影印的外文图书,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我们理论物理所而言影响非常大,这也让大家好像终于看到了真的学问应该是什么样子。

1986年世图公司正式成立后,便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进一些经典的数学和物理的图书。虽然我是学物理的,但如果数学不好的话,实际上学物理也学不明白,所以就会有意识地读一些数学类图书,当年由世图影印的黄色封面的“数学研究生教材”这一套书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此外,对于我们学物理的人来说,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Serge Lang(S. 朗)有关线性分析、复变函数这一类的著作。另外,于我而言,还有一本影响比较大的书就是《李群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1991年我去四川旅游时身上背着的便是这本书。三十多年过去了,直至今日,我还是不太懂它,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自身对于图书的认知有了一些变化。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直到自己做了教授,这一路感慨良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多读书,努力去读那些读不懂的书,那些由学问创造者们自己撰写的图书,这样的书才是值得读的,而不是随便抓来一个课本就拿过来看。所以我1998年回国后,便给世图公司的高蓉、刘慧(编辑)推荐过一些科技类的图书选题,当然自己也买了一些由世图公司引进的学术经典著作,这对于我自己的研究,以及在研究生方面的教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刚刚李总提到,未来世图公司会继续引进更多著名的学术经典,如果让我提出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千万不要以为学术经典只有英文版,太多的学术经典不是英文的,如果有余力的话,也希望将来能够引进一些其它语言的真正的原典图书。原典引进来,也许能读懂的人不多,但相信随着我国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能够阅读中文和英文以外的原典的人也会日益增加。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看懂,有些原典如果我们建树不够,它会在我们心里培养起一种厚重感,那是一种对真正学问崇敬的敬畏感,其实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其是研究生和年轻教授来说,可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谢谢世图公司!

主持人:谢谢曹老师分享他与世图科技书间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一本书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都能够为科学家们所收藏,成为他们科研中的一部分。

苗老师是做微分方程和调和分析研究的,也请您谈一谈和世图公司之间的故事。

苗长兴

苗长兴:我是世图公司科技书的忠实读者,年纪也与曹老师相仿,我们都是在1983——1984年间开始读研究生,当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科研刚刚走向正轨,所以对外界,特别是对国外数学和物理领域的研究都了解得不多。幸而当时有几位数学家,包括周毓林先生、张恭庆先生、孙和生先生、叶其孝先生,他们把分析类的经典文章集结成册,由世图公司出版了论文集,这样就避免了当时一些青年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到处查资料找不到。1985——1986年,我来北京做研究生的时候,特别想买斯坦因的《微积分理论》(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斯坦因写了很多数学类的经典著作),我来的时候这本书正好没有了,科技书编辑部的编辑就送了我一本Hans triebel(H. 瑞贝尔)的《函数空间》,上面还有光华出版社附赠的标记(光华出版社是世图公司的前身)。这本书也是歪打正着,促使我后来走向了用调和分析研究偏微分方程,因为当时国内做调和分析的人是一个领域,偏微分方程则是另一个领域。但事实上,在国际科研领域,学科之间并没有分得那么细,所以我当时萌生出了一个念想,用调和分析来研究PDE,后来这个方向也逐步在国内形成规模,成为了国内主流的学科。

大家都知道数学科研领域曾经有一个天元基金,那时我正好是基金委的评审专家,有一段时间,其他出版社也想做数学类图书,但我还是倾向于让世图来继续做这件事,因为世图公司做数学和物理类的科技图书引进是国内最早,而且具有传统的出版社,因此天元基金当时也一直资助世图公司。所以我希望世图能够保持这个传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我发现国内的数学和物理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跟国外有一些差别,因为数学研究具有继承性和传统。解放前我国涌现了一批像华先生、陈先生这样杰出的数学家,但后来由于历史的缘故中断了很多年,等我们1977——1979年再上大学的时候,老一代人已经历经文化大革命了很多年。所以,我后来接触到世图的科技类图书,特别是斯坦因、Hans triebel(H. 瑞贝尔)等专家的著作以后欣喜若狂,在工作之余自己成立了一个讨论班,跟研究生们一起讨论斯坦因的XX(音频18:50处)积分算子理论和偏微分方程等专著。

当时法国数学由于聚焦平面几何教育,曾有一段时间跟其他国家相比有一些滞后,后来他们发觉必须重视基础研究,法国数学家布尔巴基学派是这样的,年轻数学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是要批评,不讲面子,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对法国数学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法国数学在世界数学领域内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很多大家也都源于法兰西。

当时我培养研究生就是这样的,魔鬼训练,一方面是勤能补拙,我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用长时间讨论弥补我们没有继承性的缺失,从世图买来的经典著作,比如像斯坦因或者Hans triebel(H. 瑞贝尔)的书,我们的讨论可以从早晨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六点,每个周末我都在做这件事情。这样长久下来,学生毕业之后就觉得非常有收获感。虽然我们有自己的缺点,但是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这些年来,从第一个博士生至今,我已经培养了有十几位博士,他们大多数都活跃在国际数学舞台,基本上博士毕业后,就能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四五篇文章。我带过的第一个博士,后来加入了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的团队,也拿到了斯隆研究奖。实际上中国的博士,能在国外拿斯隆研究奖的不多,所以能够得到他们的承认实属不易。这些学生都在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测度论,包括用调和分析来做解析数论,虽然大家都非常辛苦,但是都有收获感。追根求源都跟世图公司引进出版的一系列经典专著密切相关,我们原来不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从世图长时间出版的这些书中,我们可以选出一些本学科内较好的专著,或者学科“圣经”的著作,继而我们再去好好读。我大致有这些感受,谢谢大家!

活动现场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