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循声而去 芦笙偶遇:唯一芦笙制作国家级传承人

2016-06-02 09:06:5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制芦笙最难的是做笙斗和簧片。

笙斗是芦笙的心脏。首先要选择一整块质地稍硬的木材加工成葫芦斗,然后把木材劈开。掏空葫芦斗内壁后,拿两段用竹青编好的箍把空葫芦斗重新箍紧,然后用电钻在斗壁上开若干出气孔。

“孔开好后,把笙管分两排呈60—80度角插入笙斗,每根竹管均在接近笙斗处开1个音孔,再以篾片或麻线捆束。芦笙就成型了!”杨枝光现场安完一把芦笙后,让徒弟背着芦笙、自己背着孙子,又往自己家里走。因为在这儿,只完成了体力活。制芦笙的关键几个技术活安簧片、点铅、校音等工序还得自己上。

到家后,杨枝光从工具箱里翻出一只薄薄的铜片,先是凑近看了看,中指轻弹了铜片后把铜片放到耳朵边听。似乎觉得声音不太悦耳,于是又把铜片放在砧上用铁锤敲打后,再看,再弹,再听……动作重复四五遍后,总算满意了,这才把铜片在蜡烛上烘烤发热后抹上松香后把铜片沾在笙管底端开口处,装入簧片,芦笙才算安装完。

我有嘉宾,跳芦吹笙

芦笙是侗族最重要的乐器,在侗族人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婚丧嫁娶、节庆乔迁,都从不缺席。以至于稍微有点规模的侗寨,都得修建专门的“芦笙台”。

“以前每个寨子里都有芦笙队,每年正月和秋收,各个村子的芦笙队都走村串寨打擂台。侗人称之为‘为夜’。‘为夜’是侗人集中的交际机会:村子之间通过‘为夜’比拼实力,小伙子通过‘为夜’施展个人魅力,姑娘通过‘为夜’来挑选郎君……每次‘为夜’都是寨子的全民活动,每次‘为夜’时,侗人都激情高昂……”在把手上的芦笙调好音后,杨枝光来了兴致,一口气吹了三支曲子。“为夜”时,芦笙队路过邻寨要吹的《过路曲》、到了目的地吹的《进寨曲》、打擂台时主队吹的《踩堂曲》。

关键词:芦笙侗族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