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民国年间北京的太极拳

2017-02-15 09:53:34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陈发科是陈氏第十七世,太极拳从陈王庭算起则是第九代。由于太极拳“重量级”人物的大量南下,本来在北方盛行一时的太极拳又迅速向江南传播,也就带来了太极拳中心的分解。太极拳是由湖北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造的(此为大多拳派尊奉之说),后传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庭在家族内部传授,外人根本不知有陈式拳。且不说清末民初太极拳界也不自称“杨家”、“吴家”的,太极都是一家,只叫太极拳。可是,由于杨、吴、孙等大腕们的离京至江湖淮粤传拳,北京(平)体育研究社创办人、北京武术界闻人许禹生(1879-1945)便在陈绩甫的推荐下邀陈发科出山。陈发科至北京教拳,住在骡马市大街的“河南会馆”,也叫“中州会馆”。在陈式拳进京前,北方太极拳以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各领风骚,虽风格有异,但大体都是以柔缓匀慢为宗旨,而陈发科带来的陈式太极拳却是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这一陈式真面目把世人惊住了。当时诗人、闻人杨季子赋诗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武术界开太极拳会议,杨吴式拳名家吴图南竟然拦阻陈发科进会场,称其所练为“炮捶”(涉及陈式太极拳的形成与演变,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历史问题,非本文可探讨)。陈式世传有所谓老架、新架、大架、小架之说。实际上,杨式太极同样也有上述多种架势传承,这就一言难尽了。总之,有发力、有震脚、有蹿蹦跳跃的陈式拳在陈发科的传授下扎根于北京后,理所当然地跻身于大宗之列,而陈发科凭借着深厚的实力也成为一代宗师,教授出李经梧、洪钧生、田秀臣、冯志强、雷慕尼、陈照奎、孙枫秋、杨益臣等一批名家。陈式太极拳有今天的局面,有赖于陈发科当年走出陈家沟,将之带到北京这个首善之地,此功劳无人能比。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