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大迁徙时代的“乡土”与“乡愁”

2016-09-28 09:09:18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现在就是一个大迁徙的时代,我自己的祖上也是迁徙的产物,我成为一个苏州人,其实是我父母那一代的一次迁徙。我从小到大特别奇怪自己的身份,苏州那个地方很排外,苏州人认为所有不说苏州话和上海话的人都是外地人。说外地话的人当中又分三六九等,说苏北话的是最被人瞧不起的,苏北代表着穷、没文化、没教养,问题就来了,我的故乡是哪呢?

我的故乡是处于苏南与苏北之间,大家知道江苏以长江为界,我的老家恰好是长江中心的一个岛,所以我非常自豪地说我不是苏北人,我是扬中人,我从小就在为自己的籍贯、为自己的故乡在辩驳。人对故乡通常人都有的某种自豪感,我没有,我是躲躲藏藏的,就是因为地域方面的歧视。

回过头来说,在一个频繁迁徙、人口流动的社会,故乡、故土对每个人的意义其实是会不停地随着时间而流失,每个人都在发生位移,这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在今天,农耕文明的浪漫恐怕并不能支撑很多文学艺术的创作,一条耕牛,一个老头,夕阳落山,所谓的传统的乡村的美学概念已经完全不能支撑一个人的身份,或者说不能支撑他所需要的文学的所有内容,所以必须要重新定位。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写作资源。每个人对于乡土的概念其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回望的姿态,那个姿态有时候会爆发出非常煽情的、非常浪漫的诸如“啊,故乡”之类东西,但是故乡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它在生活当中其实已经不具备多少意义,每个人都是在抛离、逃离的过程中,90%的人都在逃离自己故乡的路上或者已经进入城市,所以现在对于乡土、故乡这个词,每个人所有应抱的姿态是回想,那片土地的清香和城市里的油烟、雾霾真的构成一个非常强烈的冲突,但这个冲突是被目前的生活掩盖的,它显得非常纤弱、非常微小,在哪里还存在,在哪里还可以挽留这样一个冲突,恰好是文学、写作。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