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主人公刘峰被塑造为一个“老好人”、“傻子”,而他所代表的集体主义价值一开始就不为周围人所认同。无论是炊事班长的抱怨,还是男团员对刘峰的评价,都已经暗示了在他们心目中,“学雷锋”口号下“名”与“实”的分离。这就是萧穗子的全知叙事所要贯彻的观点:集体所倡导的平等和友爱价值是空洞的、虚伪的,而刘峰之所以能做到“平凡中的伟大”,只是因为他个人具备了“善良”品质;何小萍之所以能在整个文工团都孤立、放逐刘峰时为他送行,画外音也解释为是她的个人际遇使然:“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然而,即使是“善良”这一品质,也是叙事者萧穗子在40年后的回忆里才赋予刘峰和小萍的。回到1970年代末期,“活雷锋”刘峰是被怀疑的,大家觉得他“善良过剩”、好得不像“真人”、没有“人间烟火味”。在严歌苓的小说里,萧穗子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一面享用刘峰的好心眼儿,一面从不停止地质疑他的好心眼儿。正如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雷锋、王杰、董存瑞,黄继光,我们的潜意识更不相信刘峰。”
于是,在这个“不信”的基石上,严歌苓拎出一个关键词:“亏欠”,并以此贯穿整部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在她的笔下,刘峰实际上生性自卑,他不断地做好事、让每个人都“欠着”他,目的是为了在集体里获得“重要性”。对于这份“亏欠”,大家认为全军标兵的荣誉就是给刘峰的补偿和报答。所以,当“触摸”事件发生时,所有人都觉得,现在是刘峰“欠”他们了。早就在两个追求者之间若即若离的林丁丁哭喊着说,刘峰不能追求她,因为“谁让他是活雷锋,活雷锋就是不行、不行!”
到了冯小刚的电影里,为了让观众不对这一剧情的关键转折点质疑,萧穗子的画外音立刻进一步解释道:“现在,我相信我能准确地诠释林丁丁的感受了,一个干尽好事,占尽美德的人,一个一点儿人间烟火味也没有的人,突然告诉你,他惦记你好多年了,她突然感到‘惊悚、恶心、辜负和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