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漆器的材质主要有木、竹、皮、角等,以木质、皮质居多。匠人对完整有着严苛的规定,漆器的原胚是从整块木材中手工旋挖出来的。大山深处辽阔的森林是木胎、竹胎的来源,猎获的动物皮角是皮胎、角胎的来源。
树龄七八年以上的高山紫荆花木、杜鹃花木,主要用来做木勺、碗等小件。汤盆、桌椅等大件,则需三四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桦槁木,一整棵大树的木料,最理想的状态也只够旋挖四个汤盆。
从木料的选择到纹样的绘制,传统的漆器制作流程共有40道工序,繁琐而奢侈。木质漆器的原胚要先埋在土里至少100天“去性”,这样才不易变形。
原胚制好后便是上漆。漆树是山上野生的,古法的漆液需要上山采割。乳白色的新鲜汁液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便成了黑色的底漆。彝族所有漆器都以黑色打底,底色要上三层,每上一层都要等上一层颜色彻底风干。原色的漆调入朱砂、石黄后调成红、黄。以黑漆为底色,加绘红色和黄色的花纹图案,便形成了具有彝族特色的“红、黄、黑”三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