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考古 >

考古需不需要想象力(8)

考古需不需要想象力(8)
2021-05-28 10:38:56 北京青年报

于老师说我这几年发声不易,我跟于老师惺惺相惜。于老师看着温文尔雅,但是在网上比较犀利。他刚才讲的我心有戚戚焉,理解万岁。实际上,这本“考古纪事本末(一)”想写的还多,但有些不敢写不能写。有些故事得放到以后,观史需要距离感,放一段时间沉淀一下,可以说的时候我再给大家娓娓道来。我的书有两个系列:第一是三联出的“解读早期中国”系列,马上要出《东亚青铜潮》,但还没完,还可以继续往下写;再就是“考古纪事本末”这个系列,我想继续写下去。感谢二位给我信心。

郑嘉励:考古需不需要推理和想象力?肯定需要,关键是分寸的拿捏。分寸感取决于学者长期的工作经验、阅历和学习。考古的工作对象,包罗万象,分解一下,其实主要就三个东西:一是聚落遗址,古人留下的城市、村落遗址;二是墓葬;三是手工业遗存,比如瓷器、铜器的作坊。其实,这些考古工作对象都是古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生产活动的一部分。除非非常复杂的图像和记事复杂的文本,例如墓葬壁画背后的观念世界,简牍文书反映的政务运作,一般来讲,这些工作对象都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时过境迁,脱离了原先的历史轨道,后人不理解,以为很神秘。其实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种地放羊,本质上并不神秘。

越是迂回越是复杂越是错的

郑嘉励:我个人有一个体会,在推理过程中,凡是把考古遗迹、遗物对象解释得非常迂回、复杂、弯弯绕绕,通常都是错的。毕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底层逻辑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不该弯弯绕。举一个例子,汉唐宋元考古,墓葬是最常见的考古工作对象。主要有两种墓葬:一种是砖室墓,还有一种是宋代以后流行的石椁墓;而土坑墓在江南很少发现,在浙江,东汉六朝时期,几乎连一个土坑墓都没有。这个现象,当然应该解释。我发现很多人解释起来就特别复杂、弯绕,如果回归到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孟子讲的“无使土亲肤”。什么意思?古人的丧葬,不能让泥土、地下水、地下的虫子直接接触亲人的尸骸,否则会被认为不孝。土坑墓,尸骸与泥土直接接触,这跟孝亲观念是冲突的。一个珍宝,大包小包包起来,亲人的遗骸也一样,小棺材以外,再套一个、多个的大棺材,与外界完全隔绝,这就是棺椁制度的起源。丧葬的底层逻辑就是孟子讲的“无使土亲肤”,但偏偏这个逻辑(考古界)很少去讲,考古工作者解释的时候,偏偏很复杂,都喜欢往魂魄、往轮回上靠,越是迂回越是复杂越是错的,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24-06-25 17:21:20余秀华,《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24-06-19 11:34:44新编京剧齐白石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24-06-06 09:54:00皮影戏,恭王府博物馆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24-05-30 09:51:03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礼乐文化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24-05-20 10:38:36甘肃省博物馆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