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说我这几年发声不易,我跟于老师惺惺相惜。于老师看着温文尔雅,但是在网上比较犀利。他刚才讲的我心有戚戚焉,理解万岁。实际上,这本“考古纪事本末(一)”想写的还多,但有些不敢写不能写。有些故事得放到以后,观史需要距离感,放一段时间沉淀一下,可以说的时候我再给大家娓娓道来。我的书有两个系列:第一是三联出的“解读早期中国”系列,马上要出《东亚青铜潮》,但还没完,还可以继续往下写;再就是“考古纪事本末”这个系列,我想继续写下去。感谢二位给我信心。
郑嘉励:考古需不需要推理和想象力?肯定需要,关键是分寸的拿捏。分寸感取决于学者长期的工作经验、阅历和学习。考古的工作对象,包罗万象,分解一下,其实主要就三个东西:一是聚落遗址,古人留下的城市、村落遗址;二是墓葬;三是手工业遗存,比如瓷器、铜器的作坊。其实,这些考古工作对象都是古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生产活动的一部分。除非非常复杂的图像和记事复杂的文本,例如墓葬壁画背后的观念世界,简牍文书反映的政务运作,一般来讲,这些工作对象都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时过境迁,脱离了原先的历史轨道,后人不理解,以为很神秘。其实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种地放羊,本质上并不神秘。
越是迂回越是复杂越是错的
郑嘉励:我个人有一个体会,在推理过程中,凡是把考古遗迹、遗物对象解释得非常迂回、复杂、弯弯绕绕,通常都是错的。毕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底层逻辑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不该弯弯绕。举一个例子,汉唐宋元考古,墓葬是最常见的考古工作对象。主要有两种墓葬:一种是砖室墓,还有一种是宋代以后流行的石椁墓;而土坑墓在江南很少发现,在浙江,东汉六朝时期,几乎连一个土坑墓都没有。这个现象,当然应该解释。我发现很多人解释起来就特别复杂、弯绕,如果回归到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孟子讲的“无使土亲肤”。什么意思?古人的丧葬,不能让泥土、地下水、地下的虫子直接接触亲人的尸骸,否则会被认为不孝。土坑墓,尸骸与泥土直接接触,这跟孝亲观念是冲突的。一个珍宝,大包小包包起来,亲人的遗骸也一样,小棺材以外,再套一个、多个的大棺材,与外界完全隔绝,这就是棺椁制度的起源。丧葬的底层逻辑就是孟子讲的“无使土亲肤”,但偏偏这个逻辑(考古界)很少去讲,考古工作者解释的时候,偏偏很复杂,都喜欢往魂魄、往轮回上靠,越是迂回越是复杂越是错的,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30日,三星堆8号坑南部、中部两个区域的填土,已经清理完成,暴露出灰烬层,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碎片,专家根据显露的花纹推测,而这些碎片可能来自同一件青铜器,还有望拼接起来。
国家文物局近期组织开展了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截止目前,共计完成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现场调查工作,覆盖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的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