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深刻的年味记忆。
门前挂上大红灯笼,门外贴上红红的春联;厨房里传来忙碌又欢乐的声音,一桌香喷喷的年饭即将完成;离家已久的孩子终于拖着行李箱走进家门,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共辞旧岁,展望来年……
年月流转,一岁一轮,过年时回家团圆是中国人生命中的情感轮回。游子归家、张灯结彩、团聚欢庆、盼来年节节高,就这样年复一年,相聚的传统延续千年,逐渐承载起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
在记忆的深处,你又藏有哪些深刻的年味记忆呢?
年味的记忆:跨越万水千山的回家路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唐代诗人戴叔伦一首《除夜宿石头驿》,写尽了除夕夜离家游子遥想家乡的愁绪。
从古至今,回家,都是游子过年时最大的盼望,是一次次跨越万水千山的所愿。
(北宋)燕肃《关山积雪图》(局部),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腊月,内阁首辅徐溥在第三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后终于被批准。徐溥是江苏宜兴人,从北京到宜兴有一千多里。彼时徐溥已是71岁高龄,如此遥远的路途,舟车劳顿,对一位老人来说十分不易。然而随着年关将近,他还是踏上了回乡的旅途。
这趟回家之旅用了将近一个月,从腊月初启程到腊月二十七回到家。尽管明孝宗为了优待老臣专门派了驿遣官护送徐溥还乡,一路的折腾,还是让他感觉“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民国时期,由于“春节”不是法定假期,许多人选择在阳历新年回家过年。1929年的冬天,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冰心打算从北京回上海娘家过年,从12月14日就开始购买船票,最早也只能订到19号从天津到上海的票。于是从火车转轮船,轮船转电车,从北京到上海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