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众而言,北京的中轴线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进,最后形成了这条贯通北京全城的中轴线?作为统领北京老城的脊梁,它又将如何被保护和管理,如何与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相结合……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北京历史地理研究专家朱祖希在《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 营城——巨匠神工》一书中给出了他的阐述。
19世纪的某天,在位于现在克里希大街11号的盖尔波瓦咖啡馆里,德加、巴齐耶、雷诺阿、塞尚、毕沙罗….艺术家聚在一起热烈而坦诚地交流。1873年,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们一起在他位于阿让特伊的花园里练习户外作画,他们在这里创作了很多以花园为主题的作品。
从“童心三部曲”《童年河》《渔童》《黑木头》到最新的《树孩》,赵丽宏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万物有灵,生生不息”不仅是《树孩》的主题,也贯穿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故事里,无论孩子还是动植物,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尊严,所有的苦难都会被爱超越。而他,正如自己诗集《疼痛》中写的,“那个忧伤孤单的歌者,曾经历尽人间的苦难和沧桑,却把辛酸化成了一缕温情”。
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中华文明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朵。冯天瑜教授新著《中华文明五千年》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为一本国民通识之书,以时间向度的中华民族发展轨迹为研究主线,以空间向度的“事件”为轴,对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过程作了系统性介绍,提供了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基本门径。
汉字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汉字的阐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最早系统说解文字的著作。汉字说解可称是一门大学问,然而时至今日,对汉字的阐释依然掺杂着各种娱乐化、臆测化的不实成分,汉字阐释与汉字文化普及还在摸索的路上。
中国文史出版社为弘扬华夏文明,传承中国文化,在历史文化出版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南北朝的历史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清人章学诚评论《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非常精确地揭示了《诗品》与《诗经》的关联。虽然《诗品》主要品评的是汉魏至齐梁间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成就,但离开了《诗经》的传统,就无从谈起。那么,钟嵘《诗品》到底是如何接受和发扬《诗经》传统的呢?
钟嵘《诗品序》论五言诗创作时指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1958年出版后,很快成为风靡中国大江南北的畅销书。这部作品在1959年除了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新川剧等艺术形式外,还被拍摄成同名电影,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影片在全国放映,更加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曾说:“不管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还是传统村落保护,都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它们随时在变化,随时都可能失传或消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保护古村镇的队伍中来,他们担忧古村镇的开发治理乱象,心痛古村镇的没落与凋敝,他们与时间赛跑,为古村镇的保护与乡土重建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