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2017-04-19 15:27:52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参与评论()人

在论坛间隙,王澍接受本报采访,就中国建筑教学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追问和展望。

改变建筑教学的现状

美术文化周刊:你重建建筑学院,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澍: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公众不了解的,在工科大学里有,在美院里也有。但是实际上,工科大学里的建筑学院都是美术学院,所有的教育模本都是上世纪20年代,从美国转进口的巴黎美术学校的建筑教育。这就是中国建筑教育非常诡异的地方,所有的工科大学里的建筑教育,都是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然后逐渐僵化,变得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但还一直沿袭。

建筑教学是个很复杂的综合的事情,因为要解决诸多问题,还有学生就业等很现实的考虑。所以到最后会形成一整套话语,很难破除。但甚至连真正意义的建筑师都培养不出来,不仅是没有创造性、没有思想性,也没有本土特征,文化身份完全丧失,在商业化的浪潮里与房地产商形成共谋关系。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现状,已经形成又很难改变。

我当时有一系列的问题要寻求答案。第一,为什么有全世界最大建造量的中国,几乎就没有创造性的城市建筑。第二,这么多的建筑中,几乎很难发现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新建筑。第三,我们有这么多的建筑学院,评出了这么多的“大师”,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学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

如果再追问的话,整个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土崩瓦解,完全崩溃的时候,为什么建筑界在公共平台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没有质疑、没有愤怒、没有反对、没有反抗?整个社会经济被房地产绑架和裹挟的时候,为什么建筑师几乎集体沉沦和堕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们建筑学院的教学,就是想从根本上,全系统地摧毁、改变这个现状。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想做大师,成功率很低。但我们不只是培养大师,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面对中国今天的社会问题,能够做比较好的设计,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的人。这之中会不会出大师,不是由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要把基础的前提教给他,没有这些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大师。我们要教的是学生走出校园后,不可能再学的内容,如他的人文情怀、价值观、观察能力等,具体的实用的东西,毕业后还可以在设计院、事务所里会去补全。很多大学在这方面是认识不清的,不清楚大学到底该教什么。

关键词:王澍建筑教育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