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尼采词典》:扯掉尼采被歪曲者披上的黑色外衣

2017-06-12 16:07:3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于是,“永恒重现”不断重现。

第二击:哲学之锤。许多词条都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哲学意愿。词典撰写者们笔挥过的每个瞬间,介绍的每本著作,解释的每个概念,都仿佛是在替尼采重新书写。从《悲剧的诞生》,经过《不合时宜的考察》《论道德的谱系》直到其遗作,这本跨越尼采全部著作的词典中,尼采的概念在众位专家的哲学之锤下数次震动。先是震动着出场,然后,像是或响亮或哑鸣的回声般再次抛出,在作品间,在词条间,发出一道道衍射。如此说来,这本作品很大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在词典形式的框架下,Dorian Astor和尼采一道创作出了一种自由的解读。它虽说是词典,却又不仅仅是一部词典。Astor在前言便一针见血地指出,解读尼采应遵循的范式是蜘蛛网或者迷宫式的,而词典运用这样的范式,也是对尼采哲思的忠实尊重。

正如Patrick Wotling在他《论道德的谱系》的词条中饱含激情地解释的,尼采哲学的关键不能用一个词总结,而是要“通过一套概念和图像构建的复杂网络”浮现。《尼采词典》中没有生硬的定义,它邀请读者来诗意地阅读,在其中寻找押韵的词语、押韵的概念,清醒又大方地追寻意外的宝藏。它抛弃了一切线性,将自己献身于尼采式的探索中,去实现尼采尚未完成的“快乐的知识”。它像一首长诗,诗中展开一种书写的词典的新方式:概念变成了图像,变成了结晶——有凝聚但不会沉积下落。每个概念,都是在作品的时空中结出的水晶,像是一个个敞开的时刻,邀请读者进入探索。而与此同时,它又没有自由诗般的不羁,因此读者不是在闲散地徜徉,而会被文本的力量攫住。

于是,阅读超越了阅读。

因为,除了广博的内容和前所未有的文本规模,这本《尼采词典》还是一本诗作。不仅仅是一本“词典”,也就是,用Astor借用德勒兹的话说,一本可以从中间打开的作品,它更是一本杰作,德勒兹笔下的“opus”,因为它更像是一本“尼采识字课本”,就像德勒兹晚年参与“德勒兹识字课本”节目——节目中, 德勒兹通过一个个词条徐徐道来,介绍自己的生活思想。像是夏多布里昂的最后之作《朗赛的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其中活了起来。作品完成后散发的暮光变成曙光,《尼采词典》反过来给尼采冕以光环。它完整了尼采,仿佛每字每句都是尼采在总结自己最纯正的精华。它像是私密的衬里,发光的纺纱,包裹着尼采哲思的同时,延续着它的光华。

关键词:尼采哲学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