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武戏断裂危及京剧未来

2017-06-23 15:22:37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武戏折子戏专场给予的警示

在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就可以验证以上观点。从武戏专场共计22台折子戏中,我们看到了重新恢复上演的剧目,如《雁荡山》《虹桥赠珠》;也看到了纯粹的骨子老戏,如《青石山》《收关胜》《夜奔》《白水滩》等;我们也看到了整理改编的剧目,如《劫魏营》;也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戏剧目,如《挡马》《三盗令》,我们也看到了兼容南派风格又不失北派风韵的武戏,如《金翅大鹏》《诈历城》,在剧目类别上不可谓不丰富。而且这次武戏选送的剧目基本做到了行当齐全,囊括了武生、武净、武旦、武丑各行。同时让观众看到了一些冷门戏,如国家京剧院的《劫魏营》和中国戏曲学院的《朝金顶》。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常见戏的不同版本,有根据“戏改”前的老版复排的《三岔口》;也看到了相同戏码不同派别的演法,如重庆京剧院的《八大锤》和山东京剧院的《八大锤》;如同为《红桃山》的武汉京剧院版(又叫《三战张月娥》)和国家京剧院版。可以说,设立武戏专场,文化部在剧目选择上是精心的,顾及到了武戏的方方面面,最终展演的剧目也代表了全国京剧院团和“学院派”武戏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武戏专场还是暴露出了目前武戏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院团普遍存在武戏演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次展演,作为学院派代表的中国戏曲学院演出的《收关胜》《朝金顶》很是出彩,赢得了满堂的喝彩。这两个戏不仅主演出色,而且配演也能力极强,在整体舞台呈现上很齐整,基本做到了不是看舞台的一个人,而是看一台戏的效果,这原本是武戏本应具备的,但现在却成了戏曲学院的最大优势。因为某些京剧院团的武戏不仅在主演上存在着仓促上阵、功力萎缩的情况,而且在龙套演员身上也严重存在着高矮胖瘦、年轻年老不均衡的现象,导致一些戏整体舞台风貌不尽人意。看得出,武戏演员练功不勤、排练不精、配置不足,是目前大多数京剧院团的现状。

关键词:京剧武戏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