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日本人与菊花:世俗性”辉煌和“宗教性”肃穆

2016-07-18 09:07:43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菊之“前生今世”

不像土生的樱花,菊的原产地在吾中土,《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最晚周时就有了菊花的栽培,而且周人似乎对金色的菊花情有独钟。屈原在《离骚》中吟咏“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将菊和他最为心仪的兰花并提,而且提及上古食用菊英的习俗。《本草》介绍“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神奇功能,反映出古人对菊花具有“延年益寿”药性的认识。到了魏晋时代,文人为了躲避险恶血腥的政治生死场,洁身独善,纷纷遁入自然,把“雄心”消耗在阡陌林野之间。寒风料峭中“一花独放”的秋菊,于是有了“隐逸”的新形象,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采下的菊花是用来“服食”的,而其期待便是“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天保》)了。

菊花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呢?成书于八世纪中叶的《万叶集》收录四千五百十六首和歌,其所歌咏的植物多达一百五十七种,就是不及菊花,也许可以说明此前菊花尚未传入日本,或者传入而并未受到注意。成书稍前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却收录六首咏及菊花的汉诗,天武天皇的皇孙长屋王(684-729),神龟三年(726)在送别新罗国使的宴席上赋诗:“桂山下余景,菊浦鲜落霞”,同席的公卿安倍广庭和以“斯倾浮菊酒,愿慰转蓬忧”,其时似乎已传菊花。但汉诗在当时是贵族修养的标志,吟咏典故,未必是眼前实有之景物。估计是在八世纪末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之后,菊花作为药草和观赏植物,被人携来日本,开始在华族圈内栽培。《类聚国史》卷75“岁时部”记载延历十六年(797)十月,朝廷仿效大唐风习,在宫中举行“曲水宴”,桓武天皇曾经赋诗咏菊。“岁时部”还记载从大同二年(807)开始,每年重阳日宫中都举行“菊花宴”。其后嵯峨天皇(809-823在位)更对“唐风”亦步亦趋,在宫中大量栽培菊花,还仿效钟会,专门写过一篇“菊花赋”。其栽培之菊被称为“嵯峨菊”,是日本“古典菊”的代表品种,其茎高挺,花蕊细长,几十花瓣拥成一簇,上耸不下垂,白色为上品。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