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70岁成都老伯花30年刻了55块先人板板

2016-06-28 09:06:0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此件版画约30厘米见方,经卷的中央印小佛像,四周环以古梵文经咒,共17行,组成圆环形。右边刊记残缺若干,大抵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近卞家×××××”等字。

“龙池坊”是成都古印刷业的代言符号,它象征着古老的匠心、高超的工艺和一群注定留不下姓名的传奇工匠。

古诗“鸳鸯绣出与人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说的就是封建社会的匠人传艺不传术。张应作为有着50年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在解析《陀罗尼经咒》的雕版工艺时都连称“无解”。一个平面金字塔形制的图案,周围全是小佛像图案,加上文字都是古梵文,中间层层格格的线条密不透风,循环往复,行话里这叫排列特异,无法找到哪里开始发刀,哪里开始挑刀,当时的技艺之高超、技术难度之大与巧思之缜密,世所罕见。

张应坦率地说,这门技艺目前可能都不好定义,虽然属于“非遗”的范畴,但又在传承中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裂和史料断层。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可准确承袭的技艺方式,也无法找到完整史料记载的工艺步骤。它如同一个闯关游戏,让张应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为了传承“龙池坊”的雕版艺术,可能连张应自己都没想到,最后他能沉得住气,花30年时间和十万巨资进行研究、摸索,最终完成了这部雕版艺术集。

“这个过程很艰苦,要学习绘画理法、技法,研究各类画的艺术风格,还要熟读、牢记画谱,朝思暮想,如痴如醉,终有一些领悟。为求整套古版画的精美,删改版达到三次。我想以刀代笔,尽量还原原画精妙的艺术风采。”张应说。

摆在面前的这全套木刻雕版,每一块都用一个定制的盒子精装。为了防腐防潮,涂满冰片,气味弥散开来,有一种人间脱壳的质感。

我轻轻抽出一块雕版,双手捧起,发现它居然很沉。那上面用现代的锋利刻刀传递着遥远时代的视觉信息,它类似于一种穿越时间的肉眼镜头,在经历了漫长的经验校正后,它的语气和描述方式似又未曾更改。每个观者在这些细密而惟妙惟肖的人物、山水、花鸟面前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关键词:版画雕版印刷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