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美术 > 正文

70岁成都老伯花30年刻了55块先人板板

2016-06-28 09:06:0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到用“成都龙池坊”技艺,一是因为不了解,学术上还存在欠缺(目前的一些学术文献也未完全阐释清楚龙池坊的具体技艺),二是对中国画的认识还很粗浅。因为在木板上刻字易而刻画难,画面上的人物、兽鸟、草木、纹饰、山水、建筑等造型复杂,线条曲折转合,有些线条之间间隙极小,奏刀刻制时稍不留意线条即断而失却气韵。同时,越是精细的画面,对印刷所用的纸张和墨以及印刷工艺提出的要求就越高。

张应明白:作为这种不可名状的艰深技艺,其“艰深”在此刻的含义类似于苦修。由于原始的雕版技术早已被淘汰,复原此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官方也无心在此项目上多费周章。因此来自民间的张应,半学半猜式的刻版实践就显得颇为传奇。他要忍受时间的枯燥折磨,不断地从头开始。当然,就连他想冲动地潇洒一刀也不允许——他必须忠诚地复刻那些美好的山水景物,而不要自作聪明的唐突一枪。

据《四川简史》记载,南宋绍兴年间眉山官刻《宋蜀刻七史》历经宋、元、明、清,都曾多次付印,保存了几乎七百年,成为世界上保存最久的雕版,直到清嘉庆年间江宁藩库起火,刻版始被烧毁。

张应看到“这些雕版和创造它们的工匠,穿越时代与个人的秘密通道,以各自的阅历来保存属于各自的时间厚度,在不同的坐标上互相辉映”这句话,深为感动,开始准备刻版的木材。

材质对刻工来说至关重要,行业内都用梨木(北方喜用枣木,南方则多用梨木),因为它密度高、不易烂、受力性好、强度大,木质紧密。他跑遍了成都的郊县,一次次往回拉木材,找厂子加工成合适的规格,投资了七八万,中间扔掉的残次木材不计其数。

刻弄到十几年的时候,资金不够了,眼看着完成山水、花鸟、仕女三个类别几十块雕版后,再无力继续,心急如焚的张应曾动过放弃的念头,后来幸好得到一位资深古版画爱好者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

关键词:版画雕版印刷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