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有多么博大精深?如若林黛玉遇到武亦姝……

2017-03-23 13:52:28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童薇菁

“如若林黛玉遇到武亦姝,会怎么评价?”唐文学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作了一番穿越时空的有趣假设。

上海高中女生武亦姝凭借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吸睛表现,获得“满足人们对古代才女一切想象”的惊艳与赞誉,“古代才女究竟是怎么样的?在《红楼梦》里,至少通过曹雪芹的认知塑造的这些才女,熟读古诗只是入门,还要能出口成章吟诗作赋,搞原创。这并不是我对武同学的苛求,相信她自己心里有比较,也有更高的追求。”陈尚君说。

文化综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诗词文化热潮,“但我们对诗词文化的认知还存在局限,需要去打开。”陈尚君说。唐风宋雨间,如何加深人们对诗词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发业内学者的强烈关注。

通晓典故,才能理解诗词文字背后的真义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陈尚君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素养,诗词歌赋最核心的要义不是背诵了多少作品,而是通晓诗词歌赋之义,并能够熟练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与志趣。古典时期文人圈子里的来往酬答,诗词是交往中的基础手段,哪怕诗词作得不佳,至少要知道作诗的基本方法,听得懂诗词里流露的真情实意。

“你作一首诗,我和一首诗。我们想要表达的态度,彼此的心意都通过诗作来传递了。”陈尚君认为这正是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诗词之于古代知识分子,正是这样一种工具性却又超越工具的交流方式。

古人说话不喜欢太露,寄托情志往往喜欢找“代言”,因此用典,成为古人写作的习惯。但对相距甚远的今人来说,用典是在读诗、解诗,甚至是尝试作诗过程中遇到的最复杂、最艰难的问题,没有积年累月的博闻强记难以做到。例如“更衣”一词,就包含了语典和事典双重意义。作为语典,这个词含蓄文雅地表达了如厕之隐。而它又有特别的事典,相传汉武帝刘彻有一次到他的姐姐平阳公主府做客,在如厕时临幸了公主府的婢女卫子夫,卫子夫后为皇后,“更衣得幸”的典故由此而来,而“更衣”也因此多了一层“侍奉君王的人”的意思。

关键词:诗词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