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永不消逝的电波》16万帧画面上色重细节

《永不消逝的电波》16万帧画面上色重细节
2021-09-30 10:03:24 新京报

《永不消逝的电波》16万帧画面上色重细节

《永不消逝的电波》黑白转彩色4K修复版海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的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9月28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首映礼,并将于10月6日在全国上映。《永不消逝的电波》原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此次黑白转彩色4K修复版,项目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

《永不消逝的电波》片长116分钟,16.5万帧画面。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师王峥说,要做到电影标准,每一帧都要仔细推敲。修复团队在借助AI上色的同时,对片中人物服装、环境颜色进行了考证,片中出现的《红楼梦》封面、旗袍、广告牌等道具的颜色都做到了有据可考,甚至为了考证细节,与和平饭店通过电话沟通。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团队历时7个月,前后参与人数过百,几乎是日夜奋战,最终完成了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

1

AI上色并不完美还需人工修复

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师胡晓彬介绍,AI上色的原理是让计算机学习很多素材,逐渐形成一个很大规模的训练集,通过训练集的素材去匹配画面中的颜色。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这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谍战影片,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上海,修复团队前期会找和该电影同一拍摄年代、同一故事年代、同一题材类型、同一导演的影视作品作为训练素材给到AI,让它通过这些信息去学习,找到适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相应画面颜色。如果完全交给AI来上色,修复师孙帆说,一两天就能扫描完,但问题是AI上的颜色会有一定的偏差,这时候就要反复推敲,增加训练集里的相关素材,结合传统人工修复方法,调整为合适的颜色。“AI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你得给它素材,教会它怎么去识别。”孙帆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