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时简直是震惊了,这些古人,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句子?写得这么好,这么美,这么直透人心,就算句子参差不齐,又算得了什么?后来我才知道,词是按照词牌来填的,是什么词牌,就得按照规定的字数来,并不是人家文字能力不行,写不到诗那么整齐。”
史杰鹏日渐发现词是比诗更让他热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热情像天风海雨一样沐浴了我的全身”。从此之后,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南昌市的书店,用妈妈给的微薄零花钱买了好几本书,第一本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绿皮的《白居易诗选》,“回到家,我首先翻到《长恨歌》,一口气读了下去,不过瘾,再读一遍,还不过瘾,三读。很快我发现把书扔下,也可以琅琅上口了,那时很少有诗词经得住我三读。”
当《白居易诗选》不能满足史杰鹏的需求时,他去南昌市里的新华书店开发新的资源。在徐中玉编的一本《大学语文》里,他发现了他早想读之而后快的《滕王阁序》,还有李煜的两首词《虞美人》《浪淘沙》,心中大喜,他认定世上绝对不会有比它们还经得起诵读的文章,然而翻翻书价,要两块钱,心又凉了半截。
“有时我想,为什么不十几年发明互联网呢,只要鼠标一点,无论怎样华美的古代文学典范作品都出来了,那样的话,将会解决多少孩子的苦恼!”
如今,学古诗词的难题来到了他的女儿身上。
7岁的女儿猫猫上一年级的时候,一本小学生必背的75首诗词出现在了她的书包里。老师每天带着他们早读,日积月累,她也背会了不少篇目。仅仅过了一个月,再拿一些句子问她,她却毫无记忆。问她知道这些诗的意思吗?她说,老师没有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