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眼界 >

如何用《山海经》的方法 把一只猫咪变成怪兽?(3)

上面说的都是一些多种动物的形体组合而成的怪兽,我们姑且称之为“组合兽”,它们原本并非怪兽,其实都是我们熟知的动物,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古代博物学的记述方式,不再用跟古人一样的目光看待这些动物,才把原本平凡的动物看作了怪物。

《山经》中的畸形怪兽,又该如何解释呢?

《山经》中还有一类怪兽,就是那些长着三个脑袋、六个翅膀、九个尾巴之类的怪兽,不妨称之为“畸形兽”。走兽四足,飞鸟双翼,鱼蛇不长腿,牛羊两只角。不管什么动物,都只有一个脑袋、一条尾巴,这是今人皆知的常识,《山经》中却记载了大量的多足、多翼、多尾、多目、多角或少足、少目的怪物,那么,对《山经》中这些畸形怪兽,又该如何解释呢?

诸如此类的记述,有些可能是源于古人博物学观察的局限性。古代没有动物园,没有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室,将五湖四海的物种收集、陈列其中,让动物学家或公众就近仔细观察动物的长相。野兽飞鸟隐于密林茂草,出没无常,行踪诡秘,人们往往唯闻其声,不见其形,即使偶尔目睹其形,也无法细致观察,因此难以准确描述其形态、长相。加之野兽出没,往往给人带来恐惧,因此人们在描述其形象时也难免夹杂想象和夸张的成分。《大戴礼记》说:

“平原大薮,瞻其草之高丰茂者,必有怪鸟兽居之;……高山多林,必有怪虎豹蕃孕焉;深渊大川,必有蛟龙焉。”

茂草大薮、高山深林、深渊大川,本身就神秘莫测,因神秘而导致人们对出没于其中的鸟兽生出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自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切不可低估古人对事物形象的观察能力和了解程度,而轻易地将《山经》中不合乎自己常识的记载皆归之于古人的无知。有时候,无知的可能不是古人,而恰恰是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现代人。

《东山经》有一座山叫葛山,澧水流经此山,汇入余泽,澧水中有一种珠蟞鱼,“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这是一种生着四只眼、六条腿的怪鱼,在明清时期的《山海经》插图中,就把它画成了一条头长四只眼、身体两侧各生三足的鱼。乍看这段文字,无疑胡说,世界上哪有长四只眼、六只脚的鱼?但《山经》既然称“其味酸甘,食之无疠”,可见古人确实吃过这种东西。其实,如果你早些年在广东、福建、海南生活过,逛过那里的鱼市,也许就见过这个怪物,甚至还可能吃过,它就是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鲎。

鲎

中华鲎(学名:Tachypleustridentatus,音“后”)是肢口纲剑尾目海洋节肢动物,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海域有广泛分布。鲎长着像鳖盖子一样的壳,鲎壳暗红,故称“珠蟞”(“蟞”通“鳖”);鲎的身体由两节组成,形如肺叶,故说它“如肺”;鲎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头胸甲前端还有两只小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故说它“四目”;鲎共有十条腿,这里说它“六足”,虽不中亦不远。可见,《山经》关于珠蟞鱼的描述,跟鲎的长相一一吻合,所以,千万不要低估《山海经》的真实性。

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最早的鲎化石属于距今四亿年前的奥陶纪,与它同时代的生物,或已灭绝,或者进化,只有鲎还保持着它四亿多年的原始相貌,故被称为“生物活化石”。鲎多见于南海,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鲎、雄鲎一旦配对,便形影不离,雌鲎驮着雄鲎,成群结队地乘风破浪,漂洋过海。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记载说:“每过海,相负示背,乘风而游,俗呼鲎帆。”我曾经为了寻找鲎的图片,在淘宝网上看到一个销售鲎壳工艺品的卖家,图片秀上打着“四亿年爱情的见证”。幸好李时珍没说吃鲎可以壮阳,否则鲎大概也早就被吃绝了。尽管如此,如今中华鲎的数量也大大减少,已列入动物保护目录,禁止捕捞。

珠蟞鱼

珠蟞鱼

《山经》记载了多种多首、多身、多肢的鱼类,再来看几种。《东山经》有一座东始之山,泚水流经此山,东北流注于海,泚水中有漂亮的贝类,还有一种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这是一种一个脑袋上长着十个身子的怪鱼。这种鱼名叫茈鱼,“茈”即“紫”字,茈是一种草的名字,根和皮都是紫色,古人用它制作紫色染料,故称紫草,“茈”是“紫”的本字。古人称此鱼为“茈鱼”,当是因为此鱼的身体是紫颜色的。紫颜色的鱼很少,但常见的章鱼,其身体通常就是紫红色的,茈鱼很可能就是章鱼。章鱼的身体呈卵形,头部与躯体分界不明显,长有八条长而粗壮的腕足,因此又称八爪鱼、八带鮹。由于章鱼腕足粗壮,且头与躯体无明显区别,与其长长的腕足相比,显得较小,因此其身体会被视为头部,腕足则被视为身体,茈鱼“一首而十身”大概就是这样来的。章鱼生活在海洋中,淡水中无章鱼,《东山经》说泚水流经东始之山后注于海,说明东始之山滨海,泚水与海相通,故章鱼可由海进入泚水中。

笔者老家在胶东,靠海很近。胶东人喜欢吃海鲜,每年秋天八带鮹上市,把新鲜的八带鮹用开水焯熟,加小葱、姜丝、米醋凉拌,佐以青岛扎啤,是酒席桌子上常见的时令佳肴。《东山经》记载的就是山东半岛的地理,茈鱼所在的泚水,就是淄水,“泚”通“淄”,淄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周人封齐国于临淄,临淄就因淄水而得名。《东山经》的记载意味着,山东半岛滨海居民很早就吃八带鮹了。不知道“泚水”是不是因为盛产“茈鱼”而得名。

茈鱼 | 《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 ),约1590

茈鱼 | 《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 ),约159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