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用到了鲍德里亚的“仿像”理论,也就是说在后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真实的原始文本了,所有的文本都是一样的复制品,而这个复制品不存在原始的作品。东浩纪认为,如今宅消费的ACG文本中,几乎都是这种“仿像”。
那么APH呢?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数据库消费的模式?我认为这是肯定的。我们可以随便找一两个人物来分析一下他们的萌要素。亚瑟的浓眉直接导致他“眉毛子”的外号,然后还有傲娇的性格,阿尔的眼镜和没羞没臊的性格,当然还有这漫山遍野的呆毛,也是萌要素。也就是说,APH的人物也和很多其他动漫人物一样,严重依赖这种反复循环利用的萌要素来构造人物。而很多故事模式上也存在这种数据库反复利用的情景。比如说相爱相杀。
如果跟着“后现代”这条线走的话,自然会走到杰姆逊,以及他所说的“拼贴”和“去深度模式”上去。如果是拼贴,那么很多原本有深刻历史文化含义的符号和现象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深度指涉,但是在APH这样明显的政治历史指涉之下,这种深度模式很可能会在读者消费的过程中被重新加上来。同时,在这样的去中心化模式下是否仍然有些符号是无法消解掉的?或者至少,它们没有办法像其他符号那样获得自由的多义性。约翰·费斯克曾经通过麦当娜的例子解释说流行文化中的符号是多义的,而消费者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自己定义各个符号。桑德沃斯甚至认为,粉丝文化中,粉丝们对他们的所爱到了一种“中性意义”的程度。就是作为一个符号,粉丝们所爱的对象本身已经不具备所指了,所有的意义都是粉丝在自恋反馈基础上赋予它的,是粉丝想怎么解读就怎么描绘的完全空白的纸。
但APH的小叙事是这种中性意义符号吗?我认为不是,或者说也许对于单个粉丝来说可以是,但是在大环境下,APH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以及一个被多数人承认接受的“大历史”叙事如影随形。或者,也许可以这么说,民族国家的叙事就是一个典型现代的有中心有深度的结构,本质上和后现代的这种宅向叙事方式相当不谐。依然是“萌要素”,如果说英国的傲娇多少有点作者自己的意思在里面,俄罗斯的腹黑就明显带了偏见和歧视了。英国的浓眉毛就是个不太常见的萌要素,还有美国君的眼镜,都没什么深刻含义,但是APH里所有的呆毛都是有意义的,而更加有问题的就是耀君的“阿鲁”。口癖当然是萌要素,但是如果这个萌要素同时也是偏见和刻板印象呢?APH里往往不是直接的历史事件叙述,而是这些会被误以为是萌要素的细节更多体现了作品在政治上的微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