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刘广《画端阳景》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刘广《画端阳景》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是“午瑞图”题材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宫廷画家与文人画家都曾进行“午瑞图”创作,兼具写意与工笔两种风格。清代宫廷每逢年节时令,画家都要为皇帝作画,以示庆贺,端午节也不例外。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午瑞图》就是一件典型的清宫节令画,《午瑞图》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就构图而言,画中物品聚散有致,呈正三角形布局,给人的视觉以稳定感。而绘制方法则采用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展示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尤其是瓷瓶肩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虽然画面没有落年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清 郎世宁 《午瑞图》 故宫博物院藏
3月26日是农历三月三,旧谓上巳节,已是暮春,古人此日多踏青游春而于野外饮宴。 其间自然多见杂草与野菜。本文说的则是货真价实的杂草与哨音——《诗经》与《采薇图》里的薇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国风·周南·桃夭》中的这一名句以春天的桃花起兴,祈求赐福。 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我们就来关注下两岸故宫所藏以“桃花”为主题的古画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