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元年东莞县学铜爵(局部)
②成化三年福州府儒学铜豆、笾、铏、簋、鼎17件。身上有“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豆/成化丁亥年造”等铭文。藏福州市博物馆。
③成化五年无锡县儒学铜爵。款识:“成化五年春河东谢廷桂”。[7]
④成化七年溧水县儒学铜兽面罍。款识:“知县燕寿,县丞杨海,主簿王诚,主簿白玘,典史徐明,教育徐绶,训导陈安,训导郭鈜,成化辛卯岁造。”辛卯,即成化七年。燕寿,陕西咸宁人,成化间任溧水知县,可知此物为溧水儒学祭器。藏湖南省博物馆。
成化七年溧水县儒学铜兽面罍 湖南省博物馆藏
⑤成化九年山东临邑县儒学铜簠二件、铜豆一件。身上均有铭文:“成化癸巳秋月临邑知县太原王启”,癸巳即成化九年。藏山东省博物馆及济南市博物馆。[8]
⑥成化十七年铜登。铭文:“文庙祭器/成化二十一年/八月□日/知府□□……”[9]
⑦成化十八年罗江县儒学铜爵。铭文:“成化十八年罗江知县宁国汪颙奉”。
⑧成化二十一年曲阜孔庙铜祭器116件。款识:“大明成化乙巳春三月吉监察御史莆田林诚敬造,嘉兴知府金溪徐霖督工”。孔庙今藏明代铜祭器,正统款1件,成化二十一年款116件,二十三年款1件。弘治款23件,正德十二年款133件,嘉靖二年款27件,万历十七年款97件,十八年款17件,二十二年款18件,崇祯六年款2件。[10]
由上可见,明代上至孔庙,下至地方儒学,大兴铸造铜祭器自成化朝始。其后铜范祭器更为普遍,不再详举。然而成化年间郡县祭器为何会纷纷以铜易旧,尚未查找到制度上的根据,反而明代朝廷晚至嘉靖年间朝廷仍有往景德镇订制瓷祭器的记载。博学如学者邱濬,总结成化年间祭器改用铜器的原因,亦只归咎竹木易朽之故。
但根据上文引用的材料,至少有两处细节值得留意。其一是铸器之铜料,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如文昌县教谕唐琳“请县库羡余易铜”,会同县学敎谕丘定申请置造祭器“准以本学缺官斋夫银两售铜”,涂棐到琼州任官之初“首市铜鸠工”,可知铸造工料都是得自于地方市场。其二是“准以本学缺官斋夫银两售铜”这一句话,可知铜料以银购买。成化年间是白银开始转变为主要金属货币使用于民间市场的时代,在大宗交易上过去作为主要货币的铜钱让位于白银,使得较为稀缺的铜金属得以大量用于钱币以外的器物铸造,这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
明代的铜器收藏向来以铜炉为最为热门,文房仿古铜器次之,儒学祭器再次之。实际上,儒学祭器大都仿青铜礼器的样式,古茂典雅,是一地文风兴盛的象征,而且身上大多铸有纪年和人名款识,不仅纹饰和器型可以为同时期器物提供参考线索,而且款识往往蕴含着极高的文献价值,可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甚至还能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联系起地方上的历史名人和重大事件,趣味无穷,值得人们留意。
【参考文献】
[1]王光尧:《清代瓷质祭礼器畧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2]戴小巧:《福州市博物馆藏明代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文物春秋》 2018 年第 1 期
[3]华艺淘珍第15期,编号20512
[4]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编号7153
[5]广东崇正2021年秋季拍卖会,编号1440
[6]藏品编号FE.4-1984
[7]马今洪:《文物鉴赏丛书·明清铜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布明虎、杨春钝:《明成化九年临邑县文庙祭祀礼器初探》,《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4期
[9]许雅惠:《晚明古铜知识与仿古铜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台北故宫博物院,2003
[10]杨孝瑜:《曲阜孔庙旧存明代铜礼器研究》,《中原文物》2021年第3期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