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译作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政治理论、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鲁迅提议暂不编校政治理论方面的译文,只限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并且尽可能以作者的手稿为准。由于大量译作因种种原因一时无法收集,即使辑入的译文范围一再缩小,仍然有很大难度。鲁迅把沈雁冰约到家中,仔细研究具体篇目和编排格式。他主张左开横排,分上下两卷,说:“译文大约有六十万字,一半是文艺论文,一半是小说、散文等,正好分作两册。为了保持原作的本来面目,我主张一字不改,译名也不作统一,甚至原来的笔误也不改动。”沈雁冰觉得他考虑得很周全,点头表示同意。
编校工作困难重重
1935年10月22日下午,鲁迅开始在家中编校这部文稿,发现译文手稿与出版的印刷品对照,错漏甚多,编校工作困难重重。
瞿秋白幼承家学,精通诗书琴画,多才多艺。他后来还喜欢西洋美术,与鲁迅成为知音。因此,鲁迅尽可能满足他生前的这个爱好,如《第十三篇关于列尔孟托夫的小说》的巴尔多插画,译文原来只刊登3幅,鲁迅设法找来原作封面插图,一并辑入《海上述林》下卷,并作了注解。其他如《二十六个和一个》、《马尔华》和别德纳衣讽刺诗等,也千方百计搜寻雷赫台莱夫、台尼等插画。几年前,瞿秋白和鲁迅合译《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出版,原来就有十几幅毕斯凯莱夫木刻插画,鲁迅同样认为“凡原本所有的图画,也全数插入”,并解释是“自然想藉(借)以增加读者的兴趣,但也有些所谓‘悬剑空垅’的意思的”。
不仅如此,书中的不少诗文添加了注解,所有这些注解均出自鲁迅之手,可见编校工作之不易。尤为可贵的是,此书校样上,留下许多鲁迅用红墨水端端正正地校改的文字。二校清样上,鲁迅除仔细校改外,又用牛皮纸作封面,纸线装订成册,封面上亲书“海上述林(上卷)”字样。三校清样中,则在扉页钤有“乐文”朱印一方。据许广平回忆:“关于从排字到打制纸板,归几个人出资托开明书店办理,其余从编辑、校对、设计封面、装帧、题签、拟定广告及购买纸张、印刷、装订等项要作,则都由鲁迅经办,以便使书籍更臻于完美。”鲁迅病重时,许广平承担起校稿任务,“毫不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