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昨天的风雅

2016-08-07 11:08:07      参与评论()人

编辑生涯,遇到过两位前辈投稿,印象深刻。

一是黄裳先生。因为《南都》发了一篇批评他的文章,他直接“投书”报社,反驳应战,却久久没有回应。后来通过陆灏先生传话,我才知道。第二位便是苏晨先生。稿子寄到副刊部,他的字一看就是长期练习书法的人写的,这样的投稿,做编辑的总会看看。

以我这十多年的编辑经验,通过邮寄收到的来稿,可用者,千分之一。这与黄先生做记者的民国时期不同,与苏先生大有作为的改革开放时期也不同。时代变了,方式变了,所以,能在最原始的渠道里结识这两位前辈,于我不能不说是十分幸运的事。

苏晨先生除了字写得好之外,文字风格也让人难忘。他最先寄来的一批稿子,都是散文,与报纸的定位有一定的差距。于是我按稿子后面的地址写信去说明情况。当时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名字很熟,等到知道他曾经是岭南地区出版界的关键人物、当年创办了期刊界称之为“四小花旦”的《花城》杂志和曾经与《读书》并驾齐驱的《随笔》杂志等等事迹,是陆续收到他寄赠的签名本之后了。小说,散文,一次寄来两三本,隔半年又寄来两三本新的,还有一本是谈印章篆刻的书。与其说佩服他是多面手,不如说佩服他创作的生命力。他生于1930年,那时已经过八十岁了,还在写,还在投稿。

所以我后来在评《花城》杂志主编田瑛的新作时,实在是有感而发:

花城社似乎有种特别的人文传统,即,这里的编辑都爱好写作,以高龄的苏晨、范若丁先生为例,至今笔耕不辍,林贤治、田瑛先生也在编余写了大量文字……

落籍岭南之后,一是感觉近代以来这里的文化传统值得关注,二来也是感慨于传媒太关注解决问题,而不考虑何者为今天能留下来的人与物,因此我约稿较留意关涉此地文化传统的人事,点点滴滴,以为总有用处。记得给苏先生的信里,有问他能否写写跟人有关的交往,因为他是辽宁人,是当年的南下干部,六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岭南,又从事与文化有关的职业。不久,便陆续收到他的文章,一看——六米斋里的端木蕻良、在广州遇险的巴金、“广州六月作书贾”的钱君匋、沈从文的书法……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沈从文夫妇在广州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版)的清样,苏先生约上中山大学的学者容庚、商承祚,在家里与沈从文一起谈书法。照片上三位大家坐而论道,而苏先生座中最年少。无论文章还是照片,都是岭南文艺活动的珍贵文献记录。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