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青戏节口水战:挑战的态度与挑衅的姿势

2017-10-19 08:55:20    北青艺评  参与评论()人



《飞向天空的人》 摄影/王人可

什么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真实”?

创作者在舞台上自我意识太过强烈的犯矫情,实际上和那些拼命让观众“相信”的写实主义作品一样无聊。相较而言,观众会对那些忠实于自己身体的创作更加宽容。今年“青戏节”的《茶馆2.0》、《神圣缝纫机》,是两部同样由普通人参与的作品,前者的表演主体是高中生,后者则是年幼的孩童。《神圣缝纫机》在观感上更像是一个剧场与儿童游戏场的交织,作品选取《等待戈多》的语句进行剪裁、提取,这在我们看起来毫无逻辑的台词,在孩子们那里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游戏,孩子们在台上奔跑、扔袜子、做游戏,忠实于自己对台词的理解与联想,这种现场的真实感是观众所不愿苛责的。

即使是再诚实的身体,剧场艺术也不可能等于现实,不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观众,剧场永远都是对现实的某种模仿,而成功的模仿会在观众心中形成“真实”的共振。李建军和他的新青年剧团所创作的《飞向天空的人》,就是一次对当下生活的成功模仿。演出由八名演员表演的三十多个生活片段构成,演出空间设置在一个纵切面的立方体内,在观众视角看来,这很像是一个当下客厅的展示橱窗,演员脸上戴着轻薄的纸面具,通过刻意放慢的动作,在这个空间里表演、定格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画面。

有意思之处在于,这些画面的表演过程中,演员不发出任何声响,待画面定格、切换,演员换场的时候,事先通过采风、录制、编辑的声音,会在短暂的暗场之中出现,有些是刚才表演画面的声道再现,有些是场景的补充语境。这部作品的呈现效果,很像西方艺术实践中的“活动画面”(tableau vivant)。这本是流行于欧洲18、19世纪的一种娱乐方式,从图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的静止画面取材,通过活人、道具等摆设成现实世界中的场景。而《飞向天空的人》的取材是当下日常生活,其声画错位的呈现方式,也强化了观众对这些场景观看的距离,作品从始至终与观众刻意保持的距离感,需要观众更主动地介入观看,才会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让你后背一凉的孤独,压抑,或是恶意。而如果观众一开始就将其判定为是一个进错了剧场的“戏剧作品”,这种共振的机会便会很快被压制,这或许就是这部作品自2015年亮相“乌镇戏剧节”以来,一直在两个极端评价之间前行的重要原因。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24-05-09 09:53:01中法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