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华师大跨学科工作坊:文化创伤、公共记忆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2017-07-19 15:52:35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第二场:集体记忆与精神生活

集体记忆有不同展现形式,例如关于远古历史的记忆、关于现代生活的记忆、关于神圣的记忆、关于战争的记忆,等等。

华东师大社会学系主任李向平教授提出“神圣记忆”概念,以讨论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曾经讨论集体记忆的记忆框架。但是,神圣记忆则是这个“记忆框架的框架”。所以,“个体的记忆必然置身于这个框架,特定的记忆能否被回忆起和以什么方式被回忆起、被讲述出来,都取决于这个神圣记忆的框架”。依据这个神圣记忆的框架,能够使某些回忆成为“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某些则被作为“不能进行回忆的回忆”“不正确的回忆”、不是神圣的记忆。因此,传统中国人的神圣记忆包含天命、祖宗、圣人、神仙、社稷等,它们在二十世纪的变迁则是一种被神圣化的革命激情。这说明神圣记忆是集体记忆那个建构的机制,能够决定“集体记忆”及其“记忆的社会框架”。

王晓葵教授认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构造中有两个重要的极点,一个是关于鸦片战争以来的被侵略、被伤害的历史叙述建构的历史悲情,另一个是通过叙述汉唐以来的辉煌历史以及发明创造等对人类的贡献建构起来的民族自豪感。这种精神构造在很大程度上型塑了中国人当下对待自我和他者的价值观。王教授以电视媒体中大量的抗日神剧为例,认为历史悲情和民族自豪感虽然有效地整合了中国人的国族认同,但是,在建构文化创伤方面存在缺陷。进而王教授介绍了“文化创伤”的概念,并提出了了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等诸多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为什么未能有效地通过文化创伤的建构成为公共记忆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王教授强调,中国需要重构文化创伤,进而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良性的作用。这个既是中华民族迈向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重建和日本以及西方关系的一个必经之路。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