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资讯 >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3)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3)
2020-04-28 16:53:03 中华网文化

本书序章以探究中日同形词为何如此之多的原因切入,指出从中国输入日本的“西学新书”(如罗存德《英华字典》)“不仅是日本吸收西方知识的一条途径,而且给日语语汇里灌输了近代概念的新鲜血液”,因此在“和制汉语”传入中国这一路线之外,西学新书由中国输入日本的路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很多被认为是从日本进来的词,实际上早就存在于英华字典或西学新书里了”。也正是基于这种互相联动的关系,可以认为“亚洲近代化的进程是通过这种语词的交流得以实现的”,进而形成了东亚范围内的“近代化的知识共同体”。

第一编主要讲述所谓“西学东渐”并非只有西洋到中国这一条路径而已,从中国“东渐”到日本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著者先是回顾了关于中日近代新词语的若干问题,针对目前的研究方法等提出修正,认为主要依靠辞典进行的词源调查法有其重大缺陷。随后,著者考察了以马礼逊《英华字典》为代表的英华字典、以《博物新编》为代表的“汉译西书”、《万国公法》以及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西学新书如何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并对日本的“洋学”、政治学与科技等方面产生影响的过程。例如在第六章中,著者详细地追踪了柳原前光从江南制造局购买的一批以数学、化学与机械等领域为主的汉译新书的书目及其在日本的流布情况,指出日本学者后来将这些书籍加以整理活用,尤其是编入教科书之中的史实,极大地推进了马西尼等学者虽有言及但未能深入调查的研究课题。

第二编考察的则是日语新词及其裹挟的新概念与新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语言、文学与思想造成的“冲击”,即第二编标题所谓“东学激起千层浪”。前半部分以梁启超《和文汉读法》、熊垓译《雪中梅》、《共产党宣言》等三种文献为线索,考察了日语新词如何促使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与思想发生演变,揭示出新词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后半部分则着重考察了日语影响下的传统词汇与文体问题,例如中国近代的汉语词典如何应对洪水般涌入的来自日语的新词,以及近代中文文体如何受到来自日本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